2017初級人力資源精講精講班教輔第十一章勞動法
一、勞動法的概念
1.狹義的勞動法: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2.廣義的勞動法:調整勞動關系及與勞動關系有密切聯系的其他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包括國家制定的所有勞動法律法規和規章等法律規范。
一、勞動法的概念
1.我國第一部勞動領域的法律是:《勞動法》。
2.我國2007年建立了勞動法律體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二、勞動法的調整對象
主要是:
勞動關系及
與勞動關系密切相關的其他社會關系。
(一)勞動關系
1.定義:勞動者運用勞動能力,實現社會勞動過程中與用人單位之間通過勞動合同確定的一種社會關系。
2.按實現勞動過程的方式劃分,分為兩類:
①直接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直接組織勞動者進行生產勞動的形式;
②間接勞動關系:通過勞務派遣或借調等方式由勞動者為其他單位服務實現勞動過程的形式。
勞動關系既可通過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方式確立,也可通過事實上的用工確立。
3.勞動關系的主要特征
①基于用工事實和勞動合同發生的社會關系,勞動是這種關系的基礎和實質。
②只能在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之間產生。
③具有人身關系、財產關系屬性的社會關系。
④具有法律上的平等性,又具有實現這種關系的隸屬性。
(二)與勞動關系密切聯系的其他社會關系(重點)(★★)
1.勞動力市場監督管理而發生的社會關系。
2.實施社會保險制度而發生的社會關系。
3.用人單位工資總量宏觀調控和實施最低工資保障而發生的社會關系。
4.勞動爭議調解和仲裁而發生的社會關系;
5.監督檢查勞動法律法規執行情況而發生的社會關系;
6.工會組織職工參與民主管理、維護職工合法權益而發生的社會關系;
7.勞動安全衛生管理和服務而發生的社會關系。
(2015年真題)與勞動關系密切聯系的其他社會關系主要包括( )。
A.因實施社會保險制度而發生的社會關系。
B.因勞動爭議調解和仲裁而發生的社會關系。
C.因工會組織職工參與民主管理、維護職工合法權益而發生的社會關系。
D.因職工損害企業利益而發生的社會關系。
E.因勞動安全衛生管理和服務而發生的社會關系。
233網校答案:ABCE
聲明:精講班教輔來源于233網校2017年陳琳老師主講初級經濟師人力資源精講班課程,禁止轉載。全部精講班教輔進入我的課程中心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