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業員工整體素質結構的分析
企業人力資源整體結構是指人力資源系統中,各種不同類型的人力資源配置的方式及其比例關系。企業人力資源整體結構具體表現為以下幾種亞結構:年齡結構、性別結構、知識結構、專業結構和生理心理素質結構。
二、企業各類人員比例關系的分析
為了不斷提升人力資源配置的質量和效益水平,實現企業各類員工合理搭配、優化組合的目標,應當采取多種措施和手段,不但要適時地調節員工整體的素質結構,而且要處理好以下五種重要的人員比例關系:
1.生產人員與非生產人員的比例關系;
2.生產人員內部的各種比例關系;
3.企業男女兩性員工的比例關系;
4.技術與管理人員及其內部各類人員之間的比例關系;
5.其他比例關系。
三、人力資源個體與整體配置的方法
(一)勞動定額配置法
勞動定額是指在一定生產技術組織條件下,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對生產單位合格產品或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的活勞動消耗量所預先規定的限額。勞動定額是以勞動量可以直接計量的生產人員為對象,采用工時定額、產量定額、看管定額、服務定額等多種形式,對企業生產人員的勞動活動進行全面計劃、組織、指揮、監督、評價、協調、控制的過程。
(二)企業定員配置法
1.按勞動效率定員法。凡是有勞動定額的人員,特別是以手工操作為主的工種,適合用這種方法來計算定員人數。
2.按設備定員法。這種方法主要適用于機械操作為主,使用同類型設備,采用多機床看管的工種。
3.按崗位定員法。根據崗位的多少和崗位的工作量大小來計算定員人數。
4.按比例定員法。這種方法主要適用于計算從事服務性或輔助性等類崗位的非直接生產人員的定員人數。
5.按組織機構、職責范圍和業務分工定員法。這種方法主要適用于計算企業管理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的定員人數。
【例題2.2.31】下列定員方法中,( )主要適用于計算從事服務性或輔助性等類崗位的非直接生產人員的定員人數。
A.按比例定員法
B.按勞動效率定員法
C.按設備定員法
D.按組織機構、職責范圍和業務分工定員法
【答案】A
【例題2.2.32】企業定員配置法包括( )。
A.按地域定員法
B.按勞動效率定員法
C.按設備定員法
D.按崗位定員法
E.按比例定員法
【答案】BCDE
(三)崗位分析配置法
崗位分析配置法是對各類工作崗位的性質任務、職責權限、崗位關系、勞動條件和環境,以及員工承擔本崗位任務應具備的資格條件所進行的系統研究,并制定出工作說明書等崗位人事規范的過程。
(四)勞動定額配置法、企業定員配置法與崗位分析配置法三者之間的關系
勞動定額配置法、企業定員配置法與崗位分析配置法三者之間相互補充、相輔相成,工作崗位分析的方法,從員工個體素質上規定了組織中各類崗位人員任職條件和配備標準,而勞動定額與勞動定員配置法,不僅在素質上,還在數量和結構上提出了組織中各類崗位人員的配備標準,成為企業招人、選人、用人、育人、管人和留人的主要依據,從而有利于促進企業人力資源優化配置的實現。
四、企業人力資源配置效率的分析
(一)企業生產率的測定指標分類
1.按照其構成的不同,可以分為單要素生產率、多要素生產率和全要素生產率三類指標。
2.按照實際投入的資源不同,可以分為勞動生
產率、資本生產率、設備生產率、材料生產率、能源生產率、直接勞動成本生產率、總成本生產率等多種指標。
3.按照對比的基礎不同,可以分為靜態和報考生產率。
【例題2.2.33】企業生產率的測定指標,按照其構成的不同,可以分為( )。
A.單要素生產率
B.多要素生產率
C.勞動生產率
D.全要素生產率
E.報考生產率
【答案】ABD
(二)勞動生產率的分類
1.按照成果表現的形式不同,可以分為實物勞產率和產值勞產率。
2.按照時間單位的不同,可以分為工時勞產率、工日勞產率、月勞產率和年勞產率。
3,按照員工范圍的不同,可以分為生產工人勞產率、全員勞產率。
(三)勞動生產率的計算
1.產量表示法
用員工在單位勞動時間內所生產的合格產品的數量來表示勞動生產率,計算公式為:勞動生產率=實際產品產量(或總產值、凈產值)/實際消耗的勞動時間(工時或工日)
2.時間表示法
用員工生產出的單位合格產品所消耗的勞動時間來表示的勞動生產率,計算公式為:勞動生產率=實際消耗的勞動時間(工時或工日)/實際產品產量(或總產值、凈產值)
章節考點:人力資源管理師二級章節考點與習題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