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企業人力資源供給預測與供需平衡
第二單元 企業人力資源供給與需求平衡
學習目標
通過學習,掌握企業人力資源供給與需求平衡的基本方法。
能力要求
一、企業人力資源供求平衡
企業人力資源供求完全平衡這種情況極少見,甚至不可能,即使是供求總量上達到平衡,也會在層次、結構上發生不平衡,高職務須從低職務者中培訓晉升,對新上崗人員須進行崗前培訓等。
二、企業人力資源供不應求
當預測企業的人力資源在未來可能發生短缺時,要根據具體情況選擇不同方案以避免短缺現象的發生。
1.將符合條件而又處于相對富余狀態的人調往空缺職位。
2.高技術人員出現短缺時,應擬訂培訓和晉升計劃;在企業內部無法滿足要求時,應擬訂外部招聘計劃。
3.如果短缺現象不嚴重且本企業的員工又愿意延長工作時間,則可以根據《勞動法》等有關法規,制訂延長工時適當增加報酬的計劃,這只是一種短期應急措施。
4.提高企業資本技術有機構成,提高工人的勞動生產率,形成機器替代人力資源的格局。
5.制訂聘用非全日制臨時用工計劃,如返聘已退休者,或者聘用小時工等。
6.制訂聘用全日制臨時用工計劃。
最為有效的方法是通過科學的激勵機制,以及培訓提高員工生產業務技能,改進工藝設計等方式,來調動員工積極性,提高勞動生產率,減少對人力資源的需求。
三、企業人力資源供大于求
解決企業人力資源過剩的常用方法如下。
1.永久性辭退某些勞報考度差、技術水平低、勞動紀律觀念差的員工。
2.合并和關閉某些臃腫的機構。
3.鼓勵提前退休或內退,對一些接近而還未達到退休年齡者,應制定一些優惠措施,如提前退休者仍按正常退休年齡計算養老保險工齡;有條件的企業,還可一次性發放部分獎金(或補助),鼓勵提前退休。
4.提高員工整體素質,如制訂全員輪訓計劃,使員工始終有一部分在接受培訓,為企業擴大再生產準備人力資本。
5.加強培訓工作,使企業員工掌握多種技能,增強他們的競爭力。鼓勵部分員工白謀職業,同時,可撥出部分資金,開辦第三產業。
6.減少員工的工作時間,隨之降低工資水平。
這是西方企業在經濟蕭條時經常采用的一種解決企業臨時性人力資源過剩的有效方式。
7.采用由多個員工分擔以前只需一個或少數幾個人就可完成的工作和任務,企業按工作任務完成量來計發工資的辦法。這與上一種方法在實質上是一樣的,都是減少員工工作時間,降低工資水平。
【例題2.1.23】簡述解決企業人力資源過剩的方法。(2012年5月二級真題)
【答案】人力資源過剩是指人力資源供過于求的狀況,也是我國現在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也是我國現有企業人力資源規劃的難點問題。解決這個問題的常用方法參見上述七個方面。
章節考點:人力資源管理師二級章節考點與習題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