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特點
特點 | 定量研究 | 定性研究 |
研究者與研究對象的關系 | 排除研究者帶給研究對象的“觀察者偏差”,研究者視為外人,價值中立。 | 自然情境作為資料源泉,深入具體情境,研究者站在對方立場分析具體事實。 |
研究和理論關系 | 演繹推理,通過收集資料和分析數據來驗證,是一種理論檢驗。 | 不需事先設定假設,可以在研究過程中形成和完善,是一種理論建構。 |
研究策略 | 文獻回顧和實地探索—研究問題和研究框架—研究設計—收集資料—系統分析—變量關系。 | 研究根據當時當地情況靈活變化,在資料收集過程中根據研究者的過程感悟,完善研究,深入理解研究的具體現象。 |
資料特性 | 收集和分析量化資料、可操作變量和統計數據。 | 獲取描述性的信息 |
結果范圍 | 注重研究問題的普遍性、代表性及其普遍指導意義。 | 注重研究對象、有利于發現研究問題的個別性和特殊性,以此發現問題的新視角。 |
【2023年真題示例】
1.學校社會工作者小袁運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對青少年社會適應的影響因素進行研究。根據定量研究所遵循的演繹法研究策略,小袁首先要做的是( )
A.提出研究問題
B.開展研究設計
C.編制調查問卷
D.進行資料分析
2.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具有不同的特性,又相互補充。關于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特點的說法,正確的有( )
A.定性研究注重研究結論的一般性和可推論性
B.定性研究可在研究過程中逐步形成理論假設
C.定量研究的資料收集工具可以在研究過程中不斷修訂
D.定量研究設計力圖盡量排除研究者對研究對象的影響
E.多角度測量法可整合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不同技術
定性研究其理論假設可以在研究過程中逐步形成和完善,故B正確。
定性研究的研究問題、研究計劃和內容可以根據當時當地的情況適當修訂,并在資料收集過程中同步分析資料。故C錯誤。
定量研究很大程度上扣除了研究者對研究對象的影響,研究者往往被研究對象視為外人,故D正確。
多角度測量法可以整合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不同技術(E本身描述正確,但不是定量定性研究的特點,故不選),可以使資料相互佐證補充,發現社會現象的異常部分并提供深入的描述和理解,從而修正或豐富當前的理論。
相關推薦:
刷題:社會工作者章節試題免費刷 | 近5年真題在線測試
課程:社工證培訓課程免費試聽 | 0元領社工好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