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養老保險的構成: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和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金制度。(戶籍和國籍都不能影響個人參加養老保險)
一、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法規與政策
1、義務參保人:所有簽訂了勞動合同的職工及其用人
2、自愿參保人:無雇主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
(二)制度模式與繳費比例
我國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行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模式。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繳費、個人繳費、政府補助構成。
1、企業繳納的比例,不得超過企業工資總額的20%,計入社會統籌賬戶
2、職工按照本人工資,按照8%的繳費比例繳納,計入個人帳戶
3、靈活就業的:為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繳費比例為20%,其中8%計入個人帳戶
(三)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三種類型)
1、參加保險制度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15年的,按月領取
2、因病或者非因公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貼和撫恤金
3、在未達年齡時因病或非因工致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領取病殘津貼
4、領取的基本條件: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和累計繳費滿15年
計發辦法:
基礎養老金=(參保人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參保人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四)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的轉移、接續
1、男性滿50,女性滿40的,應在原參保地繼續保留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在新參保地建立臨時帳戶,記錄單位和個人全部繳費。
2、轉移方式:以1998年1月1日為限,1998年前累計本息計算轉移,1998年后全部儲存額計算轉移,統籌基金,按12%的總和轉移,不足1年的,按實際繳費月數
待遇領取地點,分四種:
1、在戶籍所在地的,由戶籍所在地負責辦理
2、不在戶籍地,所在地累計繳費年限滿10年的,在該地辦理
3、不在戶籍,繳費未滿10年,轉回上一個繳費滿10年地辦理
4、不在戶籍,累計繳費均不滿10年的,資金歸集到戶籍所在地辦理
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一)參保范圍: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非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及不屬于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覆蓋范圍的城鄉居民可以在戶籍地參加
(二)三點特別說明:
1、靈活就業、個體等既可以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也可以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
2、凡是簽訂勞動合同的職工必須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城鄉居民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只能在戶籍所在地參加
3、職工醫保有義務參保人和自愿參保人,但是城鄉養老保險全是自愿參保人。
(三)制度模式和基金籌集
1、統籌賬戶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統籌賬戶用于支付基礎養老金,全部來自財政支付,中央對東部給予50%補助,對西部給予100%補助。
2、個人繳費標準:分為100——1000,1500、2000、共12個檔次。
3、地方補貼不低于30元,對于500元以上的不低于60元。由村民會議民主決定
配套習題:
1、根據《關于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意見》,下列關于養老保險待遇的說法,錯誤的是( )。
A. 城鄉居民養老待遇支付到90歲為止
B. 參保人死亡,個人賬戶資金余額可以依法繼承
C. 個人賬戶養老金月計發標準為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除以139
D.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構成
【答案】A
【解析】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構成,支付終身。故A項錯誤。
2、王某,戶籍所在地為甲省,在乙省工作2年,在丙省工作11年,在丁省工作7年,后退休,工作期間均參加了當地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根據《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王某退休后的養老保險待遇領取地是( )。
A. 甲省
B. 乙省
C. 丙省
D. 丁省
【答案】C
【解析】 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且在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累計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將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回上一個繳費年限滿10年的原參保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本題中,王某工作期間均參加了當地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但只在丙省工作超過了10年,故王某的養老保險待遇領取地應當是丙省。故答案應選C。
3、根據《關于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意見》,下列人員中,可以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有( )。
A. 小李,年滿15周歲,在鎮上某中學上高中一年級
B. 小王,年滿18周歲,在鎮上某外資企業工作,并已經簽訂了勞動合同
C. 小劉,年滿18周歲,在縣城從事個體服裝生意
D. 小張,年滿20周歲,在村里幫助父母經營小賣部
E. 老陳,年滿40周歲,父母雙亡、單身未婚,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答案】C,D,E
【解析】根據相關規定,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非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及不屬于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覆蓋范圍的城鄉居民,可以在戶籍地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對于靈活就業人員、個體工商戶等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自愿參保者而言,既可以選擇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也可以選擇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故選CDE。
4、根據《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參保人員跨省流動就業轉移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時,統籌基金(單位繳費)以本人1998年1月1日后各年度實際繳費工資為基數,按( )的總和轉移,參保繳費不足1年的,按實際繳費月數計算轉移。
A. 8%
B. 12%
C. 16%
D. 20%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根據《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參保人員跨省流動就業轉移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時,按下列方法計算轉移資金:(1)個人賬戶儲存額:1998年1月1日之前按個人繳費累計本息計算轉移,1998年1月1日后按計入個人賬戶的全部儲存額計算轉移。(2)統籌基金(單位繳費):以本人1998年1月1日后各年度實際繳費工資為基數,按12%的總和轉移,參保繳費不足1年的,按實際繳費月數計算轉移。
5、根據《國務院關于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符合條件的職工退休時的基礎養老金月標準以( )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
A. 當地上年度
B. 當地本年度
C. 本單位上年度
D. 本單位本年度
【答案】A
【解析】 本題考查基礎養老金的計發辦法。根據《國務院關于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務院關于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1997)26號)實施后參加工作、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人員,退休后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退休時的基礎養老金月標準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準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職工退休時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本人退休年齡、利息等因素確定。
6、賈某曾先后在甲、乙、丙三地工作,工作期間均參加了當地社會保險。根據《社會保險法》,當賈某達到退休年齡,其基本養老金計算和支付方式為( )。
A. 分段計算、統一支付
B. 分段計算、分段支付
C. 統一計算、統一支付
D. 統一計算、分段支付
【答案】A
【解析】 本題考查基本養老金計算和支付方式。《社會保險法》第十九條明確規定,個人跨統籌地區就業的,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隨本人轉移,繳費年限累計計算。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基本養老金分段計算、統一支付。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7、根據《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下列關于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比例的說法,正確的是()
A. 投資銀行活期存款的比例,不得高于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資產凈值的5%
B. 投資國家重大項目的比例,不得低于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資產凈值的20%
C. 投資股票的比例,不得高于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資產凈值的30%
D. 投資重點企業股權的比例,不得低于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資產凈值的40%
【答案】C
【解析】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肯定要求風險可控,A排除;B也不像,國家重大項目應該有穩定的收益的;D風險有點大,故選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