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教師資格面試結構化每日一練(5月28日)
一、某教育局對全縣小學生調查:最喜歡的日子是哪一天?超八成學生回答:“最喜歡無作業日”。對此你怎么看?
學校設立“無作業日”是積極響應國家減負政策的做法,旨在減輕孩子過重的作業負擔,為孩子創設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但從該教育局的調查結果來看,“無作業日”難以讓孩子真正減負。
倡導“無作業日”的本意是想通過一天不設置書面家庭作業,緩解學生繁重的家庭作業壓力,從而逐漸提升減負的意識。同時,也寄希望于學校的課程設置乃至家庭教育側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但事實證明,好的政策并未得到好的落實。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依舊單方面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使得學生仍舊存在著過重的學業負擔。這已逐漸衍變成為學生的學習壓力,消磨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造性。
因此,勢必要改善僅在“無作業日”一天的輕松,讓孩子真正的“減負”,需要形成教育合力:
一方面,學校要高度重視,積極組織學生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如開展課外閱讀、跑步、登山、繪畫、練書法、社區志愿服務等,使學生學會合理安排自己的課內、課外學習時間;同時促進教師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引導學生的發展。另一方面,家長要正確地認識“無作業日”,增強“學習不等于作業”的現代素質教育理念,不要給孩子再增加書面課業。還可以讓孩子做做家務勞動,與孩子進行親情對話等等,以培養孩子的勞動能力增進與孩子的感情。
我的回答完畢,謝謝!
二、“國寶”教師霍懋征曾說:“每一個學生都是我的驕傲”。請問你是怎么理解這句話的?
霍懋征老師是全國著名的教育家,可謂是德藝雙馨。她這句話意在倡導“愛的教育”,即沒有不可教育或教育不好的學生。對這個觀點我非常認同。
有這樣一位老師,她從不體罰學生、對學生發脾氣,無論多“壞”的孩子,都可以使他們變得有愛心、上進、陽光,這些孩子在這位老師愛的澆灌下都成為了父母的驕傲、老師的驕傲。她就是我們的霍懋征老師,她用60多年的從教生涯充分證明了愛是教育的一劑“良方”。
我們每位教師都應該以霍老師為榜樣,發自內心地愛學生:
一是注重引導。教師對孩子的放縱或者掉以輕心,常常造成孩子是非的模糊,道德的缺失,甚至行為的失范。所以,老師不忽視對孩子發展的引領作用。二是注重尊重。對孩子的人格的尊重,是培養孩子自信、自強的動力。因此,對于孩子的任何錯誤和缺點,教師都不能意氣用事,傷害孩子的心靈。三是注重示范。學生是教師行為、情感、意志、性格、為人的翻版。小學時代是一個人最佳的模仿期,教師希望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自己就照做,學生就會亦步亦趨。
所以,我們不僅愛孩子,而且還要會愛孩子,會科學地愛孩子。使愛真正成為發揮教育功能的愛,用愛的力量把每一名學生都培養成自己的一份驕傲。
我的回答完畢,謝謝!
相關推薦:
答疑解惑:添加小編微信個人號【ks233wx3】,進入微信學習群,或關注微信公眾號【jiaoshi_233】搜索微信公眾號“233網校教師資格證考試”,關注即可一對一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