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非判斷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26、17世紀捷克教育家赫爾巴特認為一切知識都從感官的知覺開始,主張把教學建立在感覺活動的基礎上。( )
27、德育方法是教育者施教傳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養的相互作用的活動方式的總和。( )
28、小學課程應突出體現社會發展要求、兒童自身身心發展要求與兒童身心現有發展水平,以及符合教師的水平、學校的設備完善程度等客觀條件。( )
29、教學過程強調的是“學”,因此學生掌握知識是最重要的。( )
30、教學是傳授系統知識,促進學生發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
31、墨家主張教育要“復歸”人的本性,一切任其自然。( )
32、教育理念是教師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學活動的本領,具體表現為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學活動的方式、方法和效率。( )
33、班主任對所有的學生應一視同仁,采取統一的教育方法。( )
34、我國的教育體系,一般分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三大階段,其中中學教育是基礎教育。( )
35、正規教育的主要標志是近代以學校系統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稱制度化教育。( )
36、在我國,課程具體表現為課程計劃、學科課程標準和教科書。( )
37、班級是學校中開展各類活動的最基本的基礎組織,是按一定的教育目的、教學計劃和教育要求組織起來的學生群體。( )
38、教學原則貫穿于各項教學活動之中,它的正確和靈活運用,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 )
39、班集體內教育和教學活動的核心是少先隊。( )
40、受教育者是德育的對象,在德育過程中起主導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