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上第一項義務教育法是英國頒布的。( )
2.弗洛伊德把“基因復制”看做決定人的一切行為的本質力量。( )
3.教育不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社會現象,與人類幾乎是同時產生的。( )
4.嚴格意義上的學校教育系統在17世紀下半期已經基本形成。( )
5.因學生犯有某種過錯,學校可以扣發學生的畢業證書或不出具學業成績證明。( )
6.研究型課程注重的是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 )
7.把學習過程概括為“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是孔子。( )
8.上好一節課的先決條件是要有明確的教學目的。( )
9.德育就是政治教育。( )
10.班級管理是以班主任為中心的管理。( )
11.制度化教育對于整個社會的深刻影響可以用“學歷社會”來描述。( )
12.我國最早的小學產生于1878年張煥綸所創辦的上海正蒙書院小班。( )
13.內發論強調人的身心發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 )
14.學生是教育對象,教師可以任意對其進行教育。( )
15.班級秩序要有可變性。( )
16.德育過程中教育者就是教師。( )
17.受教育者既是德育主體,又是德育的客體。( )
18.學生認識的主要任務是學習直接經驗。( )
19.教學中師生之間就是教師教、學生學的單向授受的關系。( )
20.小學教育的內容具有普遍性和基礎性,因而對人今后的進一步學習具有長遠的價值。( )
四、情景題
(—)
濤濤愛淘氣,經常在課堂上說話、做小動作,有時還不完成作業。一天,他又在課上說話、做鬼臉,被班主任發現了。班主任非常生氣,對濤濤說:“你的課不要上了,回家把家長找來,什么時候你爸爸來了,你再來上課。”濤濤不敢回家,只好在教室外面站著。這時,正好校長路過,問清了原因后,把濤濤送回教室。事后,校長把濤濤的班主任找去,提出了批評。
1.班主任的做法侵犯了濤濤的( )。
A.人身健康權
B.人身自由權
C.名譽權
D.受教育權
2.對于違反課堂紀律的學生應該怎么做?( )。
A.批評教育
B.體罰
C.注重引導
D.轉學
3.在上課的時候,發現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你可以運用下列哪些措施來集中學生注意力?( )
A.利用DVD、電視來播放一些引人注目的、有趣的影片
B.不斷教育學生,用語言感化他們,提出學生學習的重要性
C.講一些幽默的小笑話,活躍一下氣氛
D.繼續用原來的教學風格講課,忽略出現的問題
4.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四條規定,保護未成年人的工作應當遵循下列哪些原則?( )
A.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B.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
C.適應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的特點
D.教育與保護相結合
(二)
一碗米中有幾粒稻子,面對這一問題,我們可能有幾種處理方法:
1.整碗倒掉;
2.把稻子挑出來扔掉;
3.把稻子挑出揉成米;
4.就這樣。
1.如案例所示,你會選擇( )。
A.整碗倒掉
B.把稻子挑出來扔掉
C.把稻子挑出揉成米
D.就這樣
2.我國現代學生觀包括( )。
A.學生是獨立的人
B.學生是發展的人
C.學生是具有獨特個性的人
D.學生是責權主體
3.班主任的領導方式包括( )。
A.權威式
B.民主式
C.放任式
D.溺愛式
4.結合案例,對于放任式的班主任領導方式,下列哪項與之最切合?( )
A.整碗倒掉
B.把稻子挑出來扔掉
C.把稻子挑出揉成米
D.就這樣
考前大家都在看:江西省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 考點速記 看題做題 基礎鞏固練習
江西教師資格培訓保過>>告別盲目備考,講師帶你快速秒殺考點 免費試聽>>(8年培訓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