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論述題
1.幼兒想像發展的特征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3~4歲兒童想像特點?;旧鲜菬o意的,是一種自由聯想,主要表現:①想像活動沒有目的,沒有前后一貫的主題;②想像內容零碎,無意義聯系,內容貧乏,數量少而單調。
原因:①想像受感知形象直接影響;②不追求想像成果,以想像過程為滿足。
(2)4~5歲兒童想像的特點。無意想像中出現了有意成分,但仍以無意想像為主,具體特點是:①想像仍以無意性為主,想像過程常隨感知形象、外來因素和自己情緒而變化;②想像出現了有意成分,表現在出現了有一定目的、一定范圍的自由聯系;③想像的目的計劃非常簡單;④想像內容較以前豐富,但仍然零碎。
(3)5~6歲兒童想像的特點。有意想像和創造想像已有明顯表現:①想像的有意性相當明顯;②想像內容進一步豐富、有情節;③想像內容新穎性程度增加;④想像形象力求符合客觀邏輯。
2.幼兒期是想像最為活躍的時期,想像貫穿于幼兒的各種活動中,對兒童的認知、情緒、游戲、學習活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1)表現在想像與幼兒的認知活動。想像雖然是比感知和記憶更復雜的認識活動,但想像離不開感知和記憶等其他認知活動。
第一,想像依靠原有的表象。想像依靠頭腦中的表象,而表象是兒童曾感知過的事物在頭腦中留下的具體形象。
第二,想像和記憶密不可分。想像依靠記憶,想像依靠過去感知過的事物的具體形象,如果沒有記憶,具體形象也不能保留下來形成表象,說明想像離不開感知和記憶。想像的發展,有利于記憶活動順序進行,想像越豐富,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兒童對識記材料的理解、加工,越有利于保持和回憶;
第三,幼兒的想像把記憶和思維聯系起來。記憶是感知的復現,想像是在記憶的基礎上發生發展的,幼兒期的想像是思維發展的基礎,但不同于創造性思維。
(2)想像與幼兒的情緒活動。
第一,想像能引發情緒活動。孩子的情緒情感活動常常是由想像而引發的。
第二,情緒影響想像。幼兒的想像易受自己的情緒和興趣的影響。幼兒的情緒常常能夠引起某種想像過程或改變想像的方向;幼兒常常滿足于想像的過程,游戲中的想像,更多表現了幼兒情緒和愿望。
(3)想像與幼兒的游戲活動緊密結合。幼兒的主導活動是游戲,特別是象征性游戲,即便學習,也往往通過游戲的方式進行。想像在游戲中的重要地位突出表現在想像是象征性游戲的首要心理成分。如果沒有想像,就不可能進行任何游戲活動,游戲正是幼兒不斷靠想像變換著物體的功能,才得以順利進行。
(4)想像與幼兒的學習活動密不可分。想像是幼兒學習活動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沒有想像就沒有理解,沒有理解就無法學習,掌握新知識。聽故事時,想像隨故事情節而展開。想像常常是幼兒行動的推動力。
3.活動可以促進幼兒想像的發展,開展活動時,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豐富幼兒的表象,發展幼兒的語言表現力。表象是想像的材料。表象的數量和質量直接影響著想像的水平。表象越豐富、準確,想像就越新穎、越深刻、越合理。反之,想像就會狹窄、膚淺甚至是荒誕的。因此,教師在各種活動中,要有計劃地采用一些直觀教具,幫助幼兒積累豐富的表象,使他們多獲得一些進行想像加工的“原材料”。
教師在豐富幼兒表象的同時,要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力。例如:在語言教育活動中,讓幼兒講故事、復述故事、創編故事;在科學活動中,讓幼兒用豐富、正確、清晰、生動形象的語言來描繪事物,都是發展幼兒語言的途徑。
(2)在文學藝術等多種活動中,創造幼兒想像發展的條件。幼兒園多種藝術教育活動,也是培養幼兒想像發展的有利條件。例如:美術活動中的主題畫,要求幼兒圍繞主題展開想像,而意愿畫能活躍幼兒的想像力,使他們無拘無束,構思、創造出各種新形象;音樂、舞蹈是美的,幼兒可以在表演過程中,運用自己的想像去理解藝術形象,然后再創造性地表達出來。這都是發展幼兒想像力的有效途徑。
(3)在游戲中,鼓勵和引導幼兒大膽想像。幼兒進行游戲,總離不開玩具和游戲材料。玩具和游戲材料是引起幼兒想像的物質基礎。因此,老師要為幼兒多提供玩具和游戲材料(不一定都是精致漂亮的玩具,只要安全、衛生即可),鼓勵幼兒大膽想像,同樣能起到活躍幼兒想像,促進發展的作用。如智力玩具魔棍、魔方等玩具游戲,都能讓幼兒獨立思考,別出心裁,反復嘗試,勇于探索。
(4)在活動中進行適當的訓練,提高幼兒的想像力。有目的、有計劃地訓練,是提高幼兒想像力的重要措施。除通過講故事、繪畫、聽音樂等活動培養幼兒想像力之外,還可以采用其他一些形式。例如:在紙上畫好一些線條和幾何形體,讓幼兒通過添畫,來完成整幅畫面;給幼兒聽幾組聲音的錄音,讓其想像這幾組聲音說明發生了什么事情;給孩子幾幅秩序顛倒的圖畫,讓其重新排列,并敘說整個事情經過,等等。經常進行這樣的訓練,可使幼兒想像的內容廣泛而又新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