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北京教師資格中小學《教育心理學》章節突破題
第五章 學習遷移
選擇題
1.學過高等數學后有利于初等數學的進一步理解和掌握,這屬于( )。
A.順向正遷移
B.逆向正遷移
C.順向負遷移
D.逆向負遷移
2.物理課學習中形成的認真審題的態度及其審題的方法也將影響到化學科中的審題活動,這是一種( )。
A.負遷移
B.垂直遷移
C.一般遷移
D.具體遷移
3.學習信息時,已學過的舊信息對學習新信息的抑制作用稱為( )。
A.相似干擾
B.后攝干擾
C.接近干擾
D.前攝干擾
4.認為遷移是無條件的、自動發生的,這是( )的觀點。
A.形式訓練說
B.共同要素說
C.經驗類化理論
D.關系轉換理論
5.老師上課前,先要引導學生復習上節課學過的相關內容,然后再進行新知識的學習。這種做法遵循的遷移理論是( )。
A.關系說
B.認知結構的遷移觀
C.形式練習說
D.相同要素說
6.學生學習完直角后再學習鈍角,直角的學習對鈍角學習的影響是( )。
A.順向正遷移
B.順向負遷移
C.逆向正遷移
D.逆向負遷移
7.心理定勢對解決問題( )。
A.具有積極作用
B.具有消極作用
C.既有積極作用也有消極作用
D.沒有作用
8.奧蘇伯爾接受了布魯納有關遷移的思想,提出了( )遷移理論。
A.概括說
B.認知結構
C.相同要素說
D.關系轉換說
9.( )的經驗類化理論強調概括化的經驗或原理在遷移中的作用。
A.奧蘇伯爾
B.桑代克
C.賈德
D.格式塔
選擇題答案
1.【答案】B
【解析】正遷移和負遷移的區別點在促進和阻礙;順向遷移和逆向遷移的區別點在先后的順序。正遷移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如閱讀技能的掌握有助于寫作技能的形成。高等數學的學習能夠促進初等數學的學習,是典型的正遷移。另外,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得出,這句話強調的是后學習的高等數學對先學習的初等數學的影響,所以是逆向的。
2.【答案】C
【解析】根據遷移的影響效果,可分為正遷移與負遷移。正遷移產生的影響是積極的,負遷移產生的影響是消極的,排除A。垂直遷移又稱縱向遷移,指處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經驗之間的相互影響,也即上位的較高層次的經驗與下位的較低層次的經驗之間的相互影響,排除B。根據遷移的內容來劃分,可以把遷移劃分為一般遷移和具體遷移。一般遷移也叫普遍遷移,是指一種學習中所習得的一般原理,原則和態度對另外一種具體學習的影響。
具體遷移是指學習發生遷移時,學習者原有的經驗的組成要素沒有發生變化,即抽象的結構沒有變化,只是將一種習得的經驗的組成要素重新組合并移用于另一種學習之中,例如跳水運動員不同動作項目的學習。
3.【答案】D
【解析】干擾可分前攝干擾與倒攝干擾兩種。前攝干擾指已學過的舊信息對學習新信息的抑制作用;倒攝干擾指學習新信息對已有舊信息回憶的抑制作用。
4.【答案】A
【解析】形式訓練說是官能心理學派提出的,他們認為,遷移是無條件的,遷移的產生是自動的。相同要素說認為:遷移是有條件的,只有具備相同的或相似的內容時,才能發生遷移。美國心理學家賈德的概括說認為,知識概括化的水平越高,遷移的范圍和可能性就越大。心理學家格式塔提出的關系轉換理論認為,遷移是指認識事物的關系。
5.【答案】B
【解析】認知結構的遷移觀認為,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對新知識學習發生影響,這就是遷移,所以,認知結構是知識學習發生遷移的重要原因。一切有意義的學習都是在已有學習的基礎上進行的,不受學習者原有認知結構影響的新學習是不存在的。
6.【答案】A
【解析】(1)根據遷移的影響方向,可分為順向遷移和逆向遷移。如果先前的學習對后繼學習發生的影響是順向遷移;后繼學習對先前學習產生的影響為逆向遷移。(2)根據遷移的影響效果,可分為正遷移與負遷移。正遷移產生的影響是積極的,負遷移產生的影響是消極的。題目中的遷移為先前的學習對后繼學習產生的積極的影響。
7.【答案】C
【解析】定勢對遷移的影響表現為兩種:促進和阻礙。定勢既可以成為積極的正遷移的心理背景,也可以成為負遷移的心理背景,或者成為阻礙遷移產生的潛在的心理背景。心理定勢對解決問題既有積極也有消極作用。
8.【答案】B
【解析】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奧蘇伯爾曾提出認知結構遷移理論,認為任何有意義的學習都是在原有學習的基礎之上進行的,有意義的學習中一定有遷移。
9.【答案】C
【解析】賈德的經驗類化理論強調概括化的經驗或原理在遷移中的作用。該理論認為先前的學習之所以能遷移到后來的學習中,是因為在先前的學習中獲得的一般原理,可以部分或全部應用于前后兩種學習中。至于兩種學習活動中所存在的共同成分,它們僅是遷移產生的必要前提,而產生遷移的關鍵則是學習者所概括出來的、并且是兩種活動所具有的共同的原理或概括化的經驗。
試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