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簡述群體規范的功能和意義。★★☆☆☆
答:群體規范的心理功能概括為以下幾點:
(1)維系群體的功能;
(2)評價標準的功能;
(3)行為導向的功能;
(4)惰性功能。
意義:
(1)群體規范會形成群體壓力,對學生的心理和行為產生極大的影響。
(2)在群體壓力下,成員有可能放棄自己的意見而采取與大多數人一致的行為。
(3)群體規范通過從眾使學生保持認知、情感和行為上的一致性,并為學生的行為規定了方向和范圍,成為引導學生行為的指南。
2.如何維持班級的凝聚力?★★☆☆☆
答:凝聚力的大小是班集體發展水平的重要標準。
首先,從維持班集體凝聚力的角度來看,教師應盡量培養同學間的合作氣氛。
其次,要幫助班級里的所有學生對一些重大事件與原則問題保持共同的認識和評價,形成認同感。
再次,引導所有學生在情感上加入群體,參加豐富班級活動,使班集體成員有開放和暢通的溝通渠道,學生以作為班級的成員而感到自豪,形成歸屬感。
最后,當學生表現出符合群體規范和群體期待的行為時,就給予贊許和鼓勵,使其行為因強化而鞏固,形成力量感。
3.印象形成的效應有哪些?★★★☆☆
答:(1)首因效應和近因效應。前者是對人的第一印象;后者是指最后得到的信息對他人的印象。
(2)暈輪效應。指他人的某種品質非常突出,給人以清新鮮明的印象,以至掩蓋了對他的其他品質的判斷。
(3)刻板效應。又稱定型,指社會對某一對象的固定看法。
(4)投射效應。是指一個人由于自己的需要和情緒傾向,而將自己的特征投射到別人身上的現象。
4.簡述非正式群體的特點。★★☆☆☆
答:非正式群體除了自發性和滿足成員心理需要的兩個主要方面外,還有四點:
(1)凝聚力強;
(2)群體內有不成文的行為規范;
(3)信息傳遞快,反應靈敏;
(4)自然形成的領袖人物受到成員的擁護。
5.簡述人際交往中的溝通障礙有哪些。★★☆☆☆
答:(1)地位障礙;
(2)組織結構障礙;
(3)文化障礙;
(4)語言障礙;
(5)個性障礙;
(6)社會心理障礙。
6.如何理解師生有效溝通的含義?★★★☆☆
答:溝通是教育工作者必備的一項工作技能;要實現師生有效溝通,首先需要了解師生溝通的真正含義:
(1)教師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在與學生溝通;
(2)教師發出信息的方式影響學生準確接受信息;
(3)教師開始傳遞信息的方式,往往決定了與學生溝通的結果;
(4)師生溝通是雙向的,教師從學生反饋中判斷溝通是否成功。
7.列舉一些行之有效的溝通技巧。★★☆☆☆
答:(1)帶著熱情來傾聽;
(2)使用并觀察肢體語言;
(3)非必要時,避免打斷他人的談話;
(4)反應式傾聽;
(5)找出重點;
(6)暗中回顧,整理出重點,并提出自己的結論;
(7)接受說話者的觀點:
(8)做一個主動的傾聽者;
(9)提出問題和適時引入新話題;
(10)要聽出言外之意。
8.影響人際吸引與排斥的因素有哪些?★★☆☆☆
答:(1)外貌:容貌、體態、服飾、舉止、風度、行為等因素在決定是否對他人產生吸引力上有很大作用。
(2)能力:與被人喜歡的程度,只在一定限度內成正比關系,超出了這個限度,能力就對交往對象構成了壓力。
(3)相似:人們喜歡那些和自己相似的人。各種情況的相似。
(4)互補:性格、需要的互補也可能產生吸引。
(5)鄰近:指人與人之間的時空距離和交往頻率,影響著他們的關系。
(6)性格特征:指一個人的綜合心理品質的吸引力。
9.簡述師生有效溝通的心理學原則。★★☆☆☆
答:學生首先需要對教育活動產生熱情,才會有對教育活動的投入;只有對教師產生尊敬、好感等正面的情緒,才能接受教師所傳遞的教育影響。
(1)真誠:自由地表達真正的自己,表現出開放與誠實。
(2)尊重與接納,但不對學生進行無理性的溺愛和遷就。
(3)同理心。同理心包括三個條件:
A.站在對方的立場去理解對方;
B.了解導致這種情形的因素;
C.讓對方了解自己對其設身處地的理解。(溝通的前提)
10.影響群體凝聚力的因素有哪些?★★☆☆☆
答:(1)成員對群體目標的認同:群體成員對群體目標認同度高有利于群體凝聚力。
(2)群體的領導方式:民主式領導方式比專制式和放任式好。
(3)群體內部目標結構和獎勵方式:合作式的目標結構和群體獎勵有助于增強群體凝聚力。
(4)外部影響:群體間的競爭會增加群體內部的凝聚力。
11.簡述目標手段相互依賴理論。★★☆☆☆
答:個人的行為目標或手段與他人的行為目標或手段之間如果存在相互依賴關系,其間就會發生相互作用,形成合作、競爭和獨立三類目標結構。(1)當不同個體的目標手段之間存在的是積極的或肯定的依賴關系時,即只有與自己有關的其他人都達到了目標或采取了某種手段時,自己的目標或手段才能得以實現,他們之間就是合作關系;(2)當不同個體的目標手段之間存在的是消極的或否定性的依賴關系時,即只有與自己有關的他人達不到目標或采取手段時,自己的目標或手段才能實現,他們之間就是競爭關系;(3)當不同個體能否達到目標或采取其他手段與他人無關,個體注意的是自己對任務的完成情況和自身的進步幅度,那么他們之間形成的是相互獨立的關系。
試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