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是指對要記憶的新信息,按照項目之間的相似性或項目之間的關系歸類,并形成一定結構模式的過程。

2、學生在學習上希望獲得好名次,其學習動機是( )。

3、1926年,心理學家( )翻譯出版了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學概論)。

4、在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之后,學習者就要實際執行的解法是( )

5、用自己的話來表達問題的結構,從而形成解決問題的路徑是指( )。

6、提出認知結構遷移理論的心理學家是( )。

7、( )是指個體為實現最佳的認知效果而對自己的認知活動所進行的調節和控制。

8、在群體壓力下,個人放棄自己的意見,而采取與大多數人一致的行為。這種現象是( )。

9、學習的最佳時期的研究發現,( )對人的一生發展至關重要。

10、我國第一本(教育心理學)教科書的作者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