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幼兒園教育活動指導
1、指向性的教育活動:P364
指令性的教育活動是傳統教育理念的典型特征,而指向性的教育活動則是現代教育發展的基本趨勢。這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1)教育過程已由教師向學生的垂直傳授轉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平等對話。(總說)
(2)學生的學習已開始由被動接受轉向主動建構。(角色)
(3)教師的角色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過程)
2、幼兒園教育活動指導的基本模式:P366
(1)對應與教育目標的活動指導模式:信息加工類、社會交往類、個人發展類、行為訓練和改變類。
(2)對應于知識類型的指導模式:呈現模式、行動模式、探究模式(名詞)
3、發現學習的教育指導(8個):P369
即興發現、自由式探索性發現、指導性發現、適應性程序化發現、刻板的程序化發現、歸納行將界、演藝講解、訓練和練習。
4、學習過程與教學事件的關系(9種):P372(記住)
加涅的學習過程指導:引起注意、告知目標、刺激回憶先前知識、呈現刺激、提供學習指導、引發行為表現、提供反饋、評價行為、促進記憶與遷移。
5、個性化教育的指導思想:P375(重要)
個性化教育¬——指承認兒童的能力差異,從而按照不同的能力制定不同的教育目標,充分的發展每一個兒童的可能性和和每一個兒童的能力的教育活動過程。
個性化教育存在著兩種不同傾向的知道原理:掌握學習原理和繼續進步原理。前者認為,不論各個兒童在學習方法或學習能力上的差異有多大,他們都應該獲得公平的機會去達到教育的目標。后者認為,為了使兒童在一定時間內能取得最大限度的發展,每個兒童都應該不斷地接受新的學習任務。(詳細讀)
個性化教育指導類型:限定選擇支的方法、發展初始能力的方法、適合不同學習類型的方法、適合于初始能力的發展和不同學習模式的方法、承認多種成就的方法。
6、教育活動情境創設的原則:P381
互動性原則、效用性原則、特異性原則、安全性原則
7、背景型教育活動情境的創設:P383
教育活動的空間、時間、內容、材料、形式與氣氛。
8、對象型教育活情境的創設:P386
認知型教育活情境的創設、行為型教育活情境的創設、能力型教育活情境的創設
9、教師在幼兒園教育活動情境中的作用:P388
建構教育活動情境、監控教育活動情境、調節教育活動情境
相關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