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簡答題。
1.教師的學科專業素養包括哪些內容?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規定學生應盡的義務有哪些?
3.教師職業的最大特點在于職業角色的多樣化,除了傳道者、授業解惑者的角色之外,教師的職業角色還包括哪些方面?
4.簡述教師職業的功能。
5.簡述教師應具備哪些教育能力。
6.簡述教師勞動的特點。
7.我國新型師生關系的特點是什么?
8.怎樣理解師生之間的工作關系?
9.怎樣理解師生之間的心理關系?
10.怎樣理解師生之間的個人關系?
11.怎樣理解師生之間的道德關系?
12.三種典型的師生關系模式的特征是什么?
13.為什么說學生具有發展的可能性與可塑性?
14.我國對中小學學生身份是如何定位的?
15.孔子主張作為教師應具備的基本條件有哪些?
16.學生有哪些本質屬性?
17.對教師概念應如何界定?這一界定包含哪些內容?
18.目前應如何提高我國中小學教師的地位?
19.教師聘任制度的特征是什么?
20.當前,在學校教育教學活動中,應從哪幾方面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四、論述題。
1.論教師職業專業化的條件。
2.怎樣理解“學生的發展”?
3.闡述教師與學生的關系。
4.人們常說,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要有一桶水,這一說法是否合理?試用所學的教育學理論加以分析。
5.你認為教師良好的心理素質在教育過程中具有什么意義?
6.分析三種典型的師生關系模式對學生學業成績的影響。
7.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網絡的發展,有些人開始提出所謂“學校消亡論”,認為隨著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越來越便利,學生完全可以在家中通過互聯網并在家長的幫助下接受教育,而不必到學校去。近年來,美國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家庭學校”(home.school),有些家長認為學校不能提供他們的孩子所需要的教育,因而不把孩子送到學校,而是在家中由自己擔任教師,借助互聯網等的幫助,對孩子進行教育。這種現象引起很大的爭議。
(1)結合教育學的知識,試對上述觀點或做法進行評論。
(2)“家庭學校”的出現,對學校教育改革提出了什么樣的挑戰或要求?
8.聯系實際談談一個合格的教師的職業素質。
特別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