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簡答題。
1.簡述教學的一般任務。
2.教學與智育有什么聯系和區別?
3.簡述教學過程的一般結構。
4.教學過程有哪些特點?
5.如何認識教學過程的本質?
6.教學過程中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的能動性表現在哪些方面?
7.簡述教學過程的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相結合的規律。
8.簡述教學過程的掌握知識與發展智力相統一的規律。
9.簡述赫爾巴特的五段教學法。
10.簡述贊科夫的教學原則體系。
11.簡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的基本依據。
12.如何貫徹啟發性原則?
13.如何對教師授課質量進行評價?
14.簡述教師在運用講授法時應遵循的基本要求。
15.在教《魚》一節課時,林老師事先在水盆里放了一條活鯽魚,上課時讓學生仔細觀察魚的形狀、魚體表面、背鰭、胸鰭、腹鰭、尾鰭,然后問學生各種鰭作用是什么,學生一下給問住了。這時,林老師用剪刀把魚的尾鰭剪掉,結果學生發現魚在水中無法前進了;他又把胸鰭及腹鰭剪掉,結果魚體在水里失去平衡;再把背鰭剪掉,魚只能一動不動地躺在水里喘氣。通過觀察,學生明白了各種鰭的作用。
上述案例中林老師運用的什么方法?正確貫徹了什么原則?
16.子路和冉有兩學生都問孔子“聞斯行諸”的意思,孔子回答子路說:“有父親和兄長在,你干什么事情都得先聽他們的意見再做。”而回答冉有則說:“聽到一個道理就去做做看。”公西華很奇怪,問孔子為什么同一句話解釋不一樣,孔子說:“冉有膽小怕事,所以我鼓勵他;子路好勇自負,所以我要遏制他。”
請分析孔子的做法體現了什么教學原則。
四、論述題。
1.試述學校工作為什么必須以教學為中心。
2.試述教學的意義和任務。
3.試述教學過程的基本特點。
4.試述教學過程中學生認識的基本階段。
5.聯系實際論述教學的直觀性原則。
6.聯系實際論述教學的理論聯系實際原則。
7.聯系實際論述教學中的因材施教原則。
8.結合教育教學實際,談談你對“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的內涵和現實意義的認識。
9.如何提高教育教學工作的有效性一直以來是包括教育管理者、教師、學生都共同關注的問題,請結合“教學應遵循理論聯系實際”這一原則,談談教學中如何切實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以提高教育教學工作的有效性。
10.一次語文課上,當學習柳宗元的《江雪》時,一位學生提出了這么一個問題:“這么寒冷的下雪天,這位老人真的是為釣魚嗎?”這個新鮮而又古怪的問題一下子引起了學生們的好奇心,大家都在思考:“是啊,他不在釣魚又是為什么呢?”有些老師這時候或許會搬出教參中現存的答案來解釋,馬老師卻沒有這樣做,而是用期待的目光望著學生,希望學生自己尋找答案。
試用相關教育理論評析這堂課。
特別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