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教育與社會的發展
1.“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A)
A.教育與敢治的關系
B.教育與人的關系
C.教育與經濟的關系
D.教育與社區的關系
2.教育發展水平的最終決定因素是(D)
A.政治制度
B.生產關系
C.經濟基礎生產力
D.生產力
3.校園文化的核心是學校文化的(A)
A.精神或觀念
B.物質環境
C.建筑與設計
D.自然生態
4.教育的文化功能受(D)因素的影響。
A.社會經濟制度
B.社會生產力水平
C.科學技術
D.文化背景和文化傳統
5.環境文化和設施文化屬于(B)
A.學校精神文化
B.學校物質文化
C.學校組織和制度文化
D.學生亞文化
6.教育的政治功能受(A)因素的影響。
A.社會經濟制度
B.社會生產力水平
C.科學技術和文化背景
D.文化傳統
7.教育的經濟功能受(B)因素的制約。
A.社會經濟制度
B.社會生產力水平
c.科學技術和文化背景
D.文化傳統
8.學生文化的特征具有(A)
A.過渡性非正式性多樣性
B.過渡性非正式性單一性
C.直接性非正式性多樣性
D.過渡性正式性 多樣性
9.19世紀中葉提出較為系統的課程理論是(C)
A.杜威
B.洛克
C.斯賓塞
D.赫爾巴特
10.規章制度屬于學校文化中的(B)
A.學校物質文化
B.學校組織和制度文化
C.教師亞文化
D.學生亞文化
11.現代教育發展的根本動因是(B)
A.政治需要
B.科技進步
C.生產力發展水平
D.產業革命
12.“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經濟.教育的消費是明顯的消費潛在的生產.是有限的消費擴大的生產,是今目的消費明日的生產”。這一認識表明現代教育具有(C)的特征。
A.科學性
B.價值性
C.生產性
D.未來性
13.決定教育性質的根本因素是(B)
A.生活方式
B.生產關系
c.生產力
D.政治制度
14.一定社會條件下.決定教育領導權的社會因素是(A)
A.政治經濟制度
B.社會生產力水平
C.社會文明程度
D.學校教育制度
15.教育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具有雙重文化屬性.即傳遞和深化文化與(B)
A.培養文化主體
B.構成文化本體
C.支持主流文化
D.繁榮多元文化
16.政治經濟制度決定著教育的領導權、決定著受教育的權利,還決定著(C)
A.教育年齡
B.教育目的
C.教育年限
D.學校教育
17.科學技術對教育的影響.首先表現為對教育發展的(C)。而且還能為教育的發展指明方向,預示結果。
A.引導作用
B.帶動作用
C.動力作用
D.促進作用
18.(D)是指學校全體成員或部分成員習得而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
A.學校教育
B.社會文化
C.家庭文化
D.學校文化
19.人力資本理淪認為, (B)是現代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甚至是首要因素。
A.社會資本
B.人力資本
C.教育資本
D.個人資本
20.生產力水平決定教育的(B)、制約教育結構的變化、制約教育的內容和手段。
A.物質基礎
B.規模和速度
C.內容
D.結構
試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