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斷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51、分組教學是為了克服班級授課制的弊端而提出的,因此比班級授課制優越。(?。?BR>
52、科學技術決定著受教育的權利。 (?。?BR>
53、德育的體諒摸式縣由皮亞杰及其同事所創的。 (?。?BR>
54、教育為政治制度和生產力所決定,沒有自己的獨立性。 (?。?BR>
55、教育既是明顯的消費,又是潛在的生產。 (?。?BR>
56、班級管理應該以學生為核心,建立以學生為本的班級管理機制。 ( )
57、學生是學校教育的主體,是具有能動性的教育對象。
58、德育就是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 (?。?BR>
59、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具有能動性的教育對象。 (?。?BR>
60、蘇格拉底的“產婆術”體現了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 (?。?P>特別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