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古代學校教育的特征主要有( )。
A.階級性
B.道統性
C.專制性
D.多樣性
E.刻板性
32、學校組織和制度文化的三種主要表達方式是( )。
A.環境文化
B.保證學校正常運行的組織形態和體系
C.規章制度
D.角色規范
E.價值成分
33、普通中學在美育方面的要求是( )。
A.提高學生感受美的能力
B.培養學生鑒賞美的能力
C.形成學生創造美的能力
D.增強學生的意志力
E.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
34、個體主觀能動性由不同層次的內容構成,包括( )。
A.生理活動
B.精神活動
C.心理活動
D.社會實踐活動
E.思維活動
35、小班教學體現教育公平,保證教學質量,在實施中應注意( )。
A.教師包班而不分科任教
B.因材施教
C.學生機會均等
D.責任明確
E.分層管理
36、教育目的為受教育者指明了( )。
A.發展方向
B.發展原則
C.發展結果
D.發展速度
E.發展階段
37、教育學創立的標志主要有( )。
A.教育問題構成一個專門的研究領域,受到思想家或教育家們的特殊關注
B.形成了專門的反映教育本質和規律的教育概念與范疇,以及概念與范疇的體系
C.有了科學的研究方法
D.產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學家,出現了一些專門的、系統的教育學著作
E.出現了專門的教育研究機構
38、課程目標的規定性有( )。
A.時限性
B.具體性
C.預測性
D.操作性
E.現實性
39、教學過程中,學生認識的特殊性表現在( )方面。
A.認識的間接性
B.認識的交往性
C.認識的目的性
D.認識的有效性
E.認識的教育性
40、貫徹啟發性原則的要求有( )。
A.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B.發揚教學民主
C.啟發學習獨立思考,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D.讓學生動手,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E.重視運用語言直觀
試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