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析】班級是學校開展各項教育活動的基本單位。
2.×【解析】德育過程是思想品德的教育過程,學生品德的形成過程是一個自我教育的過程,二者既相聯系,又相區別。
3.×【解析】測驗的難度是指測驗包含的試題難易程度,題于所指是區分度。
4.×【解析】無論啟發式還是注入式都不是具體的教學方法,而是兩種對立的教學方法的指導思想。
5.×【解析】一定程度上潛在課程對學生的影響比顯性課程的影響更大,因此,潛在課程也是一種重要的課程類型。
6.×【解析】民主的師生關系不能沒有嚴格要求,嚴格要求與民主平等是統一的。
7.×【解析】教育目的是高度概括的、總體的,也是很具體的。
8.×【解析】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制約著教育結構的變化。
9.×【解析】教育與生產力的發展互相適應,在生產力許可的范圍內可以適當超前發展。
10.×【解析】題干所指是道家的教育主張。
11.×【解析】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但也要統籌安排其他各項工作。
12.×【解析】古代埃及設置最多的是文士學校。
13.×【解析】教育雖不能直接生產物質產品,但卻可以通過提高勞動者素質,創造更豐富的社會財富,所以教育投資是生產性投資。
14.×【解析】學校應當尊重未成年學生的受教育權,不得隨意開除未成年學生。
15.×【解析】“產婆術”體現了啟發性原則。
16.×【解析】盧梭的教育主張是自然主義的。
17.√【解析】學生文化與成人世界、兒童世界的文化既有差異性,也有相同點。
18.×【解析】掌握知識只是發展能力的基礎,二者能否實現轉化還需要建立內在機制。
19.×【解析】現代教育學派的代表是杜威,赫爾巴特是傳統教育學派的代表。
20.×【解析】鞏固知識的過程是不斷吸收新知識的過程。
四、情景題
(一)
1.AC【解析】從形式上看,教學大綱主要包括說明、本文和附錄。
2.ABC【解析】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學計劃具有強制性、普遍性和基礎性。
3.C【解析】高中以分科課程為主。
4.ABC【解析】與教學大綱相比,課程標準更強調“彈性空間”。
(二)
1.A.BCD【解析】影響個體身心發展的因素包括遺傳、環境、教育和主觀能動性。
2.B【解析】題干體現了環境對于個體發展的影響。
3.A【解析】題干名言是霍頓提出的,霍頓是美國教育家,他強調遺傳對于個體發展的決定性作用。
4.ABD【解析】學校教育對人的發展具有主導作用,而非決定作用。
考前大家都在看:江西省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 考點速記 看題做題 基礎鞏固練習
江西教師資格培訓保過>>告別盲目備考,講師帶你快速秒殺考點 免費試聽>>(8年培訓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