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P13)
2.C(P21)
3.D(P77)
4.A(P86)
5.A(P135)
6.B(P133-134)
7.B(P162)
8.A(P205)
9.A(P194)
10.A(P240)
11.C(P251)
12.A(P281)
13.C(P304)
14.B(P309)
15.D(P311)
16.A(P320)
17.D(P337)
18.D(P379)
19.D(P360)
20.C(P366)
2.[解析]古代教育的特點之一在于教育具有階級性、等級性和狹隘性。
3.[解析]教育對學生的期望包括對學習潛力的推測和對品德發展的推測。
4.[解析]教員角色是教師所表現出來的最突出的角色,它因具有較強的專業性而處于核心地位。
6.[解析]教育過程不僅包括了教師的活動,也包括了學生的活動,包括了學生對外部世界有目的的改造過程,學生受教育的過程,不單純是一個由外向內的傳導過程,也是一個由內向外的主動作用過程,而前者要以后者為中介環節。教師的主導作用就在于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同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一樣,是教育的一條基本原則,所以,教師應當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8.[解析]“三結合”的教育指的是學校、家庭、社會三個方面的結合,三結合的校外教育組織,使學校與學生主要居住區之間形成穩定的聯系。
10.[解析]教學計劃是課程安排的具體形式,它體現了國家對學校的統一要求,是辦學的基本綱領和重要依據。
11.[解析]教學設計的三個基本要素為教學目標、教學策略和教學媒體、教學評價,其中,教學目標是教學設計中最先要考慮的要素。
12.[解析]講授法,亦稱“口述教學法”,是教師通過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教學方法,包括講述、講解、講讀、講演四種方式。
13.[解析]教師居于班級團體的領導地位,是創造課堂氣氛,改進教室情境的主要影響者。
15.[解析]根據教學的任務,課可分為新授課、鞏固課、技能課、檢查課。根據一節課所完成的任務的數量,又可分為單一課和綜合課。根據使用的主要教學方法,可分為講授課、演示課、練習課、復習課。
17.[解析]經驗交流式的優點是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可以隨時隨地進行,不受時間、空間的局限,比較符合學生的實際,易于被學生接受。
18.[解析]陶冶是通過創設良好的情境,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品德的方法。它通過按教育要求預先設置的情境來感化與熏陶學生。
19.[解析]道德行為是人的道德認識的外在具體表現,是實現道德動機的手段,也是對人的品德作評價的客觀依據。
20.[解析]受教育者對教育者(社會、學校、教師)提出的教育要求的反映與其現有道德水平之問的矛盾是中小學德育過程的基本矛盾。
歷年真題:四川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A/B級)
考試資料:四川教師資格內部絕密考點 試題火拼30天 終極考題預測
最后“省考”一次過:2015年教師資格VIP班,濃縮高頻考點,帶你短時秒殺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