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與學習動機中其他內驅力相比,附屬內驅力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步_______。
2._______是指能夠激起有機體的定向行為,并能滿足某種需要的外部條件或刺激物。
3.班杜拉把強化分為三種:直接強化、_______強化和自我強化。
4.影響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的因素是_______,同時,歸因方式也影響到自我效能感的形成。
5._______是觀察者因看到榜樣受到強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強化一樣,是一種間接的強化方式。
6.馬斯洛提出人有五種基本的需要,最高級的需要是_______。
7.自我效能感指人們對自己能否成功地從事某一行為的_______。
8.學習動機的兩個基本成分是_______和學習期待。
9.歸因理論是從_______來影響行為動機的。
10.自我效能感理論的創立者是_______。
11.班杜拉認為,人的行為受行為的_______因素與先行因素的影響。
12.學習需要的主觀體驗形式是學習者的學習意向或_______。
13.學校情境中的成就動機主要是由以下三方面的內驅力組成,即_______、自我提高內驅力和附屬內驅力。
14.期待包括結果期待和_______期待。
15.動機有激活、指向和_______三個基本功能。
16.需要層次理論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理論在動機領域的體現,其代表人物是_______。
17._______指個體對自己能否實施某種行為的能力的判斷,即人對自己行為能力的預測。
18.到了青年期,_______和自我提高內驅力成為學生學習的主要動機。
19.高尚的學習動機的核心是_______。
20.歸因理論的提出者是_______。
21.成就動機理論認為_______傾向于選擇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難的任務。
22.成就動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_______。
23.根據學習動機的_______,可以將學習動機分為近景的直接性動機和遠景的間接性動機。
24.馬斯洛認為,在人的需要層次中最基本的需要是_______。
25.積極誘因使個體產生積極行為,_______某一目標;消極誘因則使個體產生負性行為,遠離或回避某一目標。
26.根據學習動機的動力來源,可將學習動機分為_______。
27._______是指激發個體進行學習活動,維持已引起的學習活動,并使活動朝向某一目標的內在心理過程或內部動力。
28.學習動機的強化理論是_______主義學習理論家提出的。
29._______即學習者根據一定的評價標準進行自我評價和監督,來強化相應的學習行為。
30.阿特金森認為成就動機可以分為力求成功的動機和_______的動機。
31.“身教重于言教”是_______的作用在教育實踐中的表現。
32.從動機的生理基礎來看,動機最佳水平應是_______程度的激活或喚起,此時對學習具有最佳效果。
33._______是通過一定的榜樣來強化相應的學習行為或學習行為傾向。
34.作為學習動機的基本構成要素,能夠激起有機體的定向行為,并能滿足某種需要外部條件或刺激物叫_______。
35.在兒童早期,附屬內驅力最為突出;到兒童后期和少年期,_______就成為一個強有力的動機因素。
36._______是靜態的,誘因是報考的,它將靜態的期待轉換成目標。
37.根據學習動機內容的社會意義,可分為_______的動機。
38.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的關系并不是直接的,它們之間往往以_______為中介,而學習行為又不單純只受學習動機的影響,它還要受一系列主客觀的因素的制約。
39.一般說來,強化起著增進學習動機的作用,_______一般起著削弱學習動機的作用,但有時也可使一個人在失敗中重新振作起來。
40._______是個體努力克服障礙、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決某一問題的愿望或趨勢。
41._______指的是具有一定難度,需要學生努力克服困難,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學習情境。
42.美國心理學家維納對行為結果的歸因進行了系統探討,并把歸因分為三個維度:內部歸因和外部歸因,穩定性歸因和非穩定性歸因,_______。
43.美國心理學家維納發現人們多將活動成敗的原因即行為責任主要歸結為六個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務難易、_______、身心狀態和外界環境。
44.學習動機的理論有:強化理論,需要層次理論,成就動機理論,_______及自我效能感理論。
45.馬斯洛認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種,由低到高排列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_______、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
特別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