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填空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1.遺忘就其實質來說,是__________的過程。
2.加里培林于1959年系統提出了__________按階段形成的理論。
3.在記一個公式或原理時,要想一想,新公式或原理是如何從以前的公式或原理推導出來的。用的記憶術中的__________。
4.檢驗假設的方法有兩種,分別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個體品德的核心部分是__________,它是對道德規范及其執行意義的認識。
6.進食障礙包括__________、貪食和__________。
7.教師的教學策略可以分為以__________的教學策略、以__________的教學策略和個別化學等。
8.教師促成的紀律應該包括結構的__________。
9.對于情感以及道德行為表現的評價則常常采用__________的評價手段,如案卷分析、觀察、問量表以及談話等。
10.教師期望效應的發生既取決于__________的因素,也取決于學生的心理因素。
四、辨析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1.第一個將心理學作為教育學基礎的教育學家是瑞士的斐斯塔洛齊。
2.就兒童認知發展與教學的關系而言,認知發展制約教學的內容和方法,教學則對兒童的認知發展不起作用。
3.認知方式就是認知風格,是個體偏好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
4.桑代克的效果律認為,反應重復的次數越多,刺激—反應之間的聯結就越牢固。
5.趙六同學怕貓,于是班主任老師先讓他看貓的照片,再和他講貓的故事,接著讓他看關在籠中的貓,靠近籠子中的貓,撫摸籠子中的貓,最后把貓摟在懷里。這是心理治療中的行為塑造法。
6.按馬斯洛的觀點,一個學生在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得不到滿足時是不可能努力學習的。7.一個原來學會游泳的人,在進入游泳隊訓練跳水時,較其他學習過武術的人,在動作掌握和范性上更快更準確,這是因為具體遷移使然。
8.在所有精細加工策略中,列提綱和利用圖形是比較有效的促使學生學習的方法。
9.家長指著一只狗告訴他的孩子說“這是一條狗”,然后孩子知道了狗這個概念。這屬于奧蘇伯爾說的概念學習。
10.通常來說,遺忘在學習之后立即開始,學習一天之后的遺忘率是66%,其規律是先慢后快。
五、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1.在運用變式時,常常發生什么錯誤?
2.簡述課堂紀律的類型。
3.簡述教學測量與評價的功能。
4.簡述科頓提出教師反思框架的反思過程。
六、論述題(本大題15分)
論述教育心理學與鄰近學科的關系。
最新試題:
在線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