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五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二至五個正確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題干的括號內,錯選、少選或多選均不得分,每小題2分,共20分)。
1.提出假設的數量和質量取決于兩個條件( )
A.創造力
B.求知欲望
C.個體思維的靈活性
D.已有知識經驗
E.好奇心
2.布魯巴奇等在1994年提出的四種反思方法包括( )
A.反思日記
B.詳細描述
C.交流討論
D.關注問題
E.行動研究
3.行為主義的基本主張是( )
A.主觀主義
B.客觀主義
C.環境主義
D.強化
E.發現學習
4.正強化的方法包括( )
A.獎學金
B.對成績的認可
C.表揚
D.改善學習
E.給予學習和成長的機會
5.數學學習中由數字運算到字母運算的轉化,屬于( )
A.自上而下的遷移
B.自下而上的遷移
C.正遷移
D.負遷移
E.水平遷移
6.加里培林將心智動作的形成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
A.動作的定向階段
B.物質與物質化階段
C.出聲的外部言語動作階段
D.不出聲的外部言語動作階段
E.內部言語動作階段
7.下列屬于元認知控制過程的是( )
A.制訂認知計劃
B.監視計劃的執行
C.對認知過程的調整
D.對認知結果的反饋
E.管理認知過程中所使用的資源
8.問題的三個基本成分是( )
A.起始狀態
B.中間狀態
C.目標狀態
D.存在的限制或障礙
E.答案
9.克拉斯沃爾和布盧姆將態度的水平分為( )
A.接受
B.注意
C.評價
D.組織
E.性格化
10.在理解與把握心理健康標準時,應考慮( )
A.判斷時應兼顧內部協調與對外良好適應兩方面
B.心理健康具有相對性
C.心理健康只是一種狀態
D.心理健康是一種狀態,也是一種過程
E.心理健康是一個社會評價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