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科目二教育心理學中常考17大重要人物匯總,在備考時,學習的方法為:人物+觀點(理論和規律),干貨,推薦收藏!
心理學人物專題詳細講解,免費的哦~
代表人物 | 主要觀點 | |
行為主義 | 巴甫洛夫 | 1、狗進食搖鈴實驗 2、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無條件反射(本能)、條件反射(第一信號系統、第二信號系統) 3、規律:獲得與消退、泛化與分化 |
桑代克 | 1、貓開籠取食實驗 2、聯結說/試誤說 3、基本規律:準備律、練習律、效果律 | |
斯金納 | 1、斯金納迷箱實驗 2、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 3、規律:強化理論(正、負強化,懲罰、消退) 4、應用:程序教學 | |
班杜拉 | 1、波波玩偶實驗 2、觀察學習 3、規律:強化分類(直接、替代、自我) 4、理論:自我效能感,人們對自己是否能夠成功從事某一成就行為的主觀判斷 | |
認知主義 | 布魯納 | 1、結構教學觀/認知發現說 2、發現學習:人類個體經驗的獲得來源于學習活動中主體對于學習經驗的直接發現或創造 |
奧蘇伯爾 | 1、認知同化說 2、有意義學習理論:方式(發現、接受),內容(有意義、機械) 3、先行組織者:是先于學習任務本身呈現的一種引導性學習材料 4、學習動機:三種內驅力(認知、附屬、自我提高) | |
苛勒 | 1、黑猩猩吃香蕉實驗 2、完形-頓悟說 3、觀點:學習是通過頓悟過程實現的,其本質是在主體內部構造完形 | |
人本主義 | 馬斯洛 | 需求層次理論: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 |
建構主義 | 皮亞杰 | 1、建構主義發展觀:圖式、同化、順應、平衡 2、認知發展觀:感知運動、前運算、具體運算、形式運算 3、道德發展:自我中心、他律、自律、公正 |
維果斯基 | 1、文化歷史發展理論(高級和低級機能、物質和精神工具) 2、心理發展觀(低級到高級) 3、內化學說 4、最近發展區:兒童的現有發展水平和在成人指得下或與有較高能力的同伴的合作中所能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之間的差距 | |
社會性發展 | 埃里克森 | 人格發展的八階段:嬰兒期、兒童早期、學前期、學齡期、青年期、成年早期、成年中期、成年晚期 |
弗洛伊德 | 人格結構:本我、自我、超我 | |
多元智力理論 | 加德納 | 語言智力、邏輯數學智力、音樂智力、身體動覺、視覺空間、人際智力、自知/內省智力 |
遺忘曲線
| 艾賓浩斯 | 規律:先快后慢,呈負加速 啟示:及時復習 |
動機與工作效率
| 耶克斯-多德森 | 倒U型曲線 規律:不同任務難度最佳動機不同(難-低、易-高、中等-中等) |
成就動機理論
| 阿特金森 | 規律:追求成功型(難度中等任務); 避免失敗型(極易或極難) |
成敗歸因
| 維納 | 三維度(內外部、可控-不可控、穩定-不穩定); 六因素(難度、能力、努力、運氣、身心、環境) |
教師資格備考的任何疑問,歡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