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c[解析]健康歸結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兩方面的內容。
2.D[解析]心理健康是一種良好的、持續的心理狀態和過程,不僅僅指沒有疾病。
3.B[解析]A項學校心理輔導的對象應是全體學生,c項與8項矛盾,8項為正確說法.D項心理輔導不等二于心理治療,它以發展輔導為主要內容。
4.B[解析]心理輔導是一種專業活動.區別于口?;顒?。
5.c[解析]略。
6.B[解析]心理健康教育的對象主要是正常學生。
7.C[解析]略。
8.B C解析]恐怖癥可分為單純恐怖癥、廣場恐懼癥和社交恐怖癥。題干屬于單純恐怖癥的概念。
9.D[解析]略。
10.I)[解析]對此類學生應適合于個別輔導。
11.A[解析]略。
12.C[解析]在改善學生認知的方法方面.艾里斯提出了理性情緒輔導方法。
13.B[解析]略。
14.D[解析]全身松弛訓練法由雅各布松在20年代首創,經后人修改完成。
15.B[解析]反復檢查是動作,所以這種行為不屬于強迫觀念,選B。
二、多項選擇題
1.ABDE[解析]C與D相矛盾.心理健康既是一種狀態又是一種過程。
2.ABDE[解析]只有C項屬于焦慮癥的反應.其他均為抑郁癥的反應。
3.ABC[解析]略。
4.ABCDE[解析]范例不同,示范法有多種情況。
5.ACD[解析]學校心理輔導的內容包括學習輔導、生活輔導和職業輔導。
三、填空題
1.系統脫敏
2.森田;阻止
3.廣場;社交
4.精神分析源
5.道德
6.客觀
7.情緒低落
8.壓力應對
9.性偏差
10.認知;肌肉松弛
11.疾病
12.系統脫敏法
13.心理測驗;人格
14.發展
15.評定量表;軼事記錄
四、名詞解釋
1.心理健康:所謂心理健康.就是一種良好的、持續的心理狀態與過程,表現為個人具有生命的活動,積極的內心體驗,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夠有效地發揮個人的身心潛力以及作為社會一員的積極的社會功能。
2.心理輔導:所謂心理輔導,是指在一種新型的建設性的人際關系中,學校輔導教師運用其專業知識和技能,給學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協助與服務,幫助學生正確地認識自己。認識環境,依據自身條件.確立有益于社會進步與個人發展的生活目標??朔砷L中的障礙,增強與維持學生心理健康,使其在學習、工作與人際關系各個方面做出良好適應。
3.觀察法:按照研究目的,有汁劃、有系統地直接觀察學生個體的行為表現對所觀察的事實加以記錄和客觀的解釋,以了解學生心理和行為特征的一種方法。
4.強迫行為:指當事人反復去做他不希望執行的動作,如果不這樣想、不這樣做,他就會感到極端焦慮。
五、簡答題
[答案要點]
1.在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幾條途徑:(1)開設心理健康教育有關課程。(2)開設心理輔導活動課。(3)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4)結合班級、團隊活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5)個別心理輔導或咨詢。(6)小組輔導。
2.(1)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依據。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輔導與咨詢是一項高度個別化的教育工作,為了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制定正確的輔導與咨詢
方案,首先必須正確找出個體的問題癥結。了解他所處的環境的特征,準確地把握他認識世界的獨特的觀念。(2)檢驗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手段。心理評估不但是了解個體心理健康水平及其行為表現的工具,也是評價心理健康教育績效的工具。心理健康教育成效如何,只能
從學生個人或群體的心理癥狀減輕、心理素質的改善來加以確認。
3.(1)傾聽,傾聽是專注而主動的獲取信息的過程。
(2)鼓勵,在會談中,輔導教師可以向對方提供鼓勵信息。
(3)詢問,多提開放式問題,還要問看法與感受。
(4)反映,反映就是輔導教師將受輔導學生表達出的思想、觀念或流露出的情緒,加以綜合整理,用自己的語言再表達出來,以協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己。
(5)澄清,輔導教師應幫助對方整理思想。
(6)面質,協助當事人弄清自己的真實感受。
4.(1)預防精神疾病、保障學生心理健康的需要。近年來我國各地中小學教師自發地開展各種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其目的就是幫助學生克服各種心理障礙.預防精神疾病的發生。(2)提高學生心理素質,促進其人格健全發展的需要。從更積極的意義上說,心理健康教育
是要提高學生心理素質,促進其人格健全地發展。(3)對學校日常教育教學工作的配合與補充。通過心理健康教育,改善學生心理素質.可以為有效實施道德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背景。
六、論述題
[答案要點]
1.行為改變的基本方法有強化法、代幣獎勵法、行為塑造法、示范法、消退法、懲罰法、自我控制法等。(1)強化法。強化法用來培養新的適應行為。根據學習原理,一個行為發生后,如果緊跟著一個強化刺激.這個行為就會再一次發生。例如,一個學生不敢同老師說話,學習上遇到了疑難問題也沒有勇氣向老師求教,當他一旦敢于主動向老師請教,老師就給予表揚.并耐心解答問題,這個學生就能學會主動向老師請教的行為方式。
(2)代幣獎勵法。代幣是一種象征性強化物.籌碼、小紅星、蓋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幣等都可作為代幣。當學生做出我們所期待的良好行為后,我們發給數量相當的代幣作為強化物。學生用代幣可以兌換有實際價值的獎勵物或活動。代幣獎勵的優點是:可使獎勵的數量與
學生良好行為的數量、質量相適應,代幣不會像原始強化物那樣產生“飽”現象而使強化失效。(3)行為塑造法。行為塑造指通過不斷強化逐漸趨近目標的反應.來形成某種較復雜的行為。有時候我們所期望的行為在某學生身E很少出現或很少完整地出現。此時我們可以依
次強化那些漸趨目標的行為,直到合意行為的出現。例如,有人曾用行為塑造法讓一個緘默無語的孩子開口說話。(4)示范法。觀察、模仿教師呈示的范例或榜樣,是學生社會行為學習的重要方式。模仿學習的機制是替代強化。替代強化指學習者因榜樣受強化而使自己也
間接受到強化。由于范例的不同,示范法有以下幾種情況:輔導教師的示范。他人提供的示范.電視、錄像,有關讀物提供的示范,角色的示范。(5)懲罰法。懲罰的作用
是消除不良行為。懲罰有兩種:一是在不良行為出現后,呈現一個厭惡刺激,如否定評價、給予處分;二是在不良行為出現后。撤銷一個愉快刺激。(6)自我控制法。自我控制是讓當事人自己運用學習原理,進行自我分析、自我監督、自我強化、自我懲罰,以改善自身行為。從理論指導來說,它是一種經過人本主義心理學改善過的行為改變技術。其好處是:強調學生個人責任感,增加了改善行為的練習時間。
2.高考焦慮是一種復雜的情緒反應,這是主客觀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與其他種類的考試焦慮相比較,高考焦慮有其特殊性,造成學生高考焦慮的主客觀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1)客觀因素
①學校及教師的壓力。不少學校以“片面追求升學率”作為學校的指導思想,教師的一切工作都圍繞學生的分數轉,大搞題海戰術,按考試成績排名次、排座位.依據考試分數布置和安排學生的課外作業量。教師以考試成績的好壞作為評價學生的標準。由于缺乏成功
的體驗,學生逐漸對考試產生反感。單調的刺激、過嚴的要求,給學生帶來強大的心理壓力,勢必對即將到來的高考形成恐懼、緊張和焦慮。
②家長的高期望與壓力。有的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風”,不顧孩子的實際水平與能力,不惜一切代價讓孩子進重點學校,課余時間不惜花費重金讓孩子上補習班,不許孩子有自己的體閑娛樂時間.目的無非就是讓孩子考上名牌大學。家長的期望水平過高,以及不當的教育方式,只能加重學生的心理壓力,加劇對高考的焦慮。
③社會輿論及媒體的不當宣傳及做法。
每當高考來臨時,大眾媒體就開始制造緊張氣氛,如請專家講解有關高考的注意事項,請歷屆高考狀元講成功的經驗等等。這無疑增加了緊張氣氛和神秘感.會使學生更加緊張和焦慮。
(2)主觀因素
高考對中學生來說是人生面臨的第一次重要的選擇,關系到每個學生一生的前途與命運。面對決定自己前途和命運的高考,學生必然會產生情緒的波動,甚至產生焦慮情緒。學生對高考的重要性的認識、知識準備、以往的開始經歷和體驗、人格特征等是考試焦慮產
生的主要原因。
(3)高考焦慮的輔導策略
高考焦慮是主客觀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只有社會、學校、家庭、學生自身多方面共同努力,方能見效。
①學校要轉變教育觀念。必須把“應試教育”觀轉變為“素質教育觀”,學校應把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作為自己的中心任務。把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積極的學習興趣和科學的學習方法、良好的學習習慣作為檢測教育與教學質量的標準,把課外活動和節假日還給學生。這樣才能避免學生產生考試焦慮,才能為社會培養身心健康的高質量的人才。
②尋求“社會支持”。尋求家長及社會對學生的支持,為學生的高考減壓。家長應根據孩子的特點和能力,為孩子確立切實可行的發展目標,家長應該依據孩子的特點和能力,為孩子確立切實可行的發展目標,不要在高考前制遵循教育規律,適當宣傳與高考有關的內容并制定相關的政策,不要故意制造緊張氣氛和神秘感,也不要在報紙、電視等新聞媒體公開宣揚高考狀元,更不要過分報道與高考有關的內容,為減輕學生的高考焦慮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
③指導學生自我教育。由于學生個體因素是高考焦慮產生的重要原因,因此,學??梢灾笇W生自我教育,使他們學會對高考焦慮做出積極、主動的應付。第一。改變不正確的認知與評價;第二,調整期望值,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第三,改進學習方法,調整競技狀態;
第四,學習必要的應試技巧,在高考中的應考技巧是:要穩定情緒.全身放松;在答題前要瀏覽試卷,統觀全局;
回答每題前,一定要認真審題,理解題意;列好答題順序,貫徹先易后難原則;統籌兼顧各題,恰當分配答題時間;不忽視任何細節;注意克服定勢的干擾;先求正確,再求速度,合理使用時間等等。
④學會自我放松訓練。當考試焦慮嚴重地影響考生目前的狀態時,專門的放松訓練是非常有效的。最正規、最易掌握的一種方法是“緊張一松弛漸進放松法”。這種力法是通過局部一組一組的肌肉群的放松,循序漸進地括及全身。它的放松順序是:手臂一頭一軀干一
腿。放松還有想象性放松,深呼吸放松等等。總之,放松訓練簡便易行,所需時間短,不僅僅是治療考試焦慮的手段,也是解除學習疲勞的有效方法。
總之,高考焦慮輔導應本著“內外兼顧、標本兼治”的原則,既要指導自我教育,又要重視學校教育的主導作用,尋求家庭、社會的積極支持.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消除學生的高考焦慮行為,使學生的身心健康、和諧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