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C【解析】小學生的年齡階段處于童年期。
2.D【解析】神經系統是各器官系統中發育最早的。特別是人腦的發育非常迅速。人從出生到7歲,腦重量增加近4倍,7歲左右已基本接近成人。
3.A【解析】小學生在識字的初級階段,容易把一些筆畫相近或相似的字讀錯,如把“入口”讀成“八口”,這說明小學生的感知能力籠統、不夠成熟、精確性比較差。
4.A【解析】在兒童期,小學生的感知覺發展迅速,在兒童的認識能力中,最先發展且發展速度最快。
5.C【解析】小學生注意發展的一般特點:有意注意逐漸發展,無意注意仍起著重要的作用。對具體生動、直觀形象的事物的注意占優勢,對抽象材料的注意在發展。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言語水平很有限,具體形象思維占重要地位。因此,具體生動的、直觀形象的事物容易引起他們的注意,學生對具有一定抽象水平的材料的注意也逐步發展起來。注意有明顯的情緒色彩。
6.A【解析】因為小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在課堂上,在15~20分鐘(低年級)、25~30分鐘(中、高年級)時間段內,引導學生學習最主要的內容,啟發學生積極思考,解決學習中的重點與難點。
7.D【解析】小學生記憶的主要形式是形象記憶,逐漸向抽象邏輯記憶形式發展。
8.B【解析】再造想象是根據言語的描述和圖樣的示意,在人腦中形成相應新形象的過程。
9.C【解析】小學生的想象多屬于再造性的想象,創造性的成分還不是很多。
10.B【解析】一般認為,小學四年級是由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的關鍵期。四年級的小學生大致處于10~11歲這個年齡段。
11.B【解析】理智感是人在智力活動過程中,認識和追求真理時,需要能否滿足而產生的情感體驗。解出一道難題屬于理智活動過程。
12.B【解析】意志品質是指構成人意志的諸因素的總和,主要包括自覺性、果斷性、自制性和堅韌性等幾方面。題干中有些學生經常缺交數學作業、在各項活動中也有一些同學叫苦叫累都是缺乏意志品質的表現。
13.B【解析】小學階段是發展學生個性的關鍵期,是非常重要的奠基時期。
14.C【解析】個體在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現出來的個體主觀能動性,是促進個體發展從潛在的可能狀態轉向現實狀態的決定性因素。
15.B【解析】影響個體身心發展的因素有:遺傳、成熟、環境、學校教育和個體主觀性。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反映了環境因素對人身心發展的影響。
16.B【解析】個體身心的發展在整體上具有一定的順序,身心發展的個別過程和特點的出現也具有一定的順序。在教育的過程中不能違背這個順序。
17.B【解析】不平衡性一方面是指身心發展的同一方面的發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是不平衡的。另一方面是指身心發展的不同方面的發展速度不平衡。就兒童發展的整體而言,生理成熟是先于心理成熟的。
18.B【解析】發展關鍵期是指身體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機能和能力最適宜形成的時期。
19.C【解析】個體同一方面的發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齡階段變化是不平衡的。個體的發展具有一定的關鍵期,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及時施教。
20.D【解析】兒童的身心發展具有不平衡性,因此要把握關鍵期。關鍵期是指個體的身體或心理的某方面機能或能力最適宜形成的時期。也就是題中所說的“時過然后學,則勤苦而難成”。
21.D【解析】在關鍵期內施加教育影響,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錯失了關鍵期的教育,往往事倍功半。狼孩最主要是錯過了兒童時期這一高速發展期,所以后期對他的行走、語言等方面的培養都沒有好的效果。
二、簡答題
1.【參考答案】
在入學之初,小學生的感知覺已充分發展,具體表現在:聽覺和視覺十分敏銳,能準確地辨別事物的顏色形狀;味覺、嗅覺和觸覺也較為發達。感知覺的發展為個體進行學習提供了保障。在兒童期,小學生的感知覺發展迅速,其感知的準確性和系統性都不斷提高。
2.【參考答案】
小學生注意力的發展主要表現在注意的自覺性和注意品質的完善程度上。
(1)有意注意逐漸發展,無意注意仍起作用;
(2)注意的范圍依然有限;
(3)注意的集中性和穩定性較差;
(4)注意的分配和轉移能力較弱。
3.【參考答案】
(1)觀察缺乏目的性;
(2)觀察缺乏精確性;
(3)觀察缺乏順序性;
(4)觀察缺乏深刻性。
4.【參考答案】
(1)有意記憶逐漸增強。低年級小學生的無意識記常常還表現得很明顯,在許多情況下都是靠無意識記獲得知識,他們常常可以記住一些有趣的事情,而對不感興趣的東西,記憶的效率較低。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小學生逐步學會使自己的記憶服從于識記的任務和材料的性質,因而有意記憶逐漸增強。
(2)意義記憶迅速發展。大部分低年級小學生在學習時,更多的是運用機械識記的方法,這主要是由于他們的智力發展水平有限,缺乏一定的知識經驗,言語發展不充分,不熟悉意義識記的方法。隨著小學生年齡的增長,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掌握學習方法和技巧,促使記憶方法由機械識記向意義識記過渡,意義記憶開始迅速發展。
5.【參考答案】
(1)有意想象增強。低年級小學生的想象仍以無意想象為主。到了中高年級,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知識經驗的積累,有意想象的成分逐漸增多,并能夠初步控制自己的想象。
(2)想象更富于現實性。小學低年級兒童的想象較接近于現實,但因缺乏空問透視能力,在事物的比例關系上仍把握不好,到了中高年級,他們通過適當的方式將想象與現實聯系起來,想象更接近于現實。但是,不切實際的想象仍常有發生。
(3)想象的創造成分日益增多。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再造想象成分占很大比側,創造和加工的成分不多。隨著經驗的逐漸豐富,認知能力的不斷提高,大腦中的表象越來越多,想象的創造成分也隨之增加,想象的內容也更細致、豐富,并且能在詞的水平上進行生動和形象的聯想,初步具有了創造想象的能力。
6.【參考答案】
(1)情感的動力特征明顯;
(2)情感體驗的內容日益豐富;
(3)友誼感逐漸發展;
(4)情感反應的穩定性明顯增強;
(5)情感表現的深刻性逐漸增加;
(6)高級情感得到進一步發展。
7.【參考答案】
自我評價能力是自我意識發展的主要成分,是在分析和評論自己的行為和活動的基礎上形成的。這一時期,小學生的自我評價特點主要有:
(1)從受外部條件的制約過渡到受內部道德認識的制約。
(2)從注重行為的效果過渡到注重行為的動機。
(3)從注重行為的直接后果過渡到注重行為的性質或后果的性質。
(4)自我評價的獨立性和批判性隨年級升高而日益增強。
(5)從對具體行為的評價過渡到有一定概括程度、涉及某些個性品質的評價。
三、材料分析題
1.【參考答案】
這種做法違背記憶規律,也是行之無效的。學生識記的效果和識記材料的性質和數量有關。在一定的時間不宜過多,否則,易引起學生過度的疲勞,降低記憶的效果。同時,“錯一罰十”的做法易使學生喪失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記憶的信心和主動性,容易對進一步學習制造一些心理障礙。故這種做法是不正確的。
2.【參考答案】
方仲永的事例說明,遺傳素質好的人,如果離開后天的環境、教育和主觀努力,是不能得到充分發展的。人的知識、才能、思想、觀點、性格、愛好、道德品質都是在后天環境和教育的影響下形成的。如果離開了后天的社會生活和教育,遺傳素質所給予人的發展的可能性便不能變為現實。
特別推薦:教師資格高頻考點速記 各科題型強化練習 章節考題猜想
網校課程:想快速通關,怎樣讓備考才萬無一失?233網校教師資格講師帶你告別盲目備考,輕松掌握考點!零基礎VIP班,不過免費重學!趕緊報名吧!點擊免費試聽>>
交流區(點圖快速加群):(教師群:378498923) 微信號:lxhlxh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