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簡答題
41.(1)效果律:在試誤學習的過程中,如果其他條件相等,在學習者對刺激情境做出特定的反應之后能夠獲得滿意的結果時,則其聯結就會增強;而得到煩惱的結果時.其聯結就會削弱。 (2)練習律:在試誤學習的過程中,任何刺激與反應的聯結,一經練習運用,其聯結的力量逐漸增大。而如果不運用,則聯結的力量會逐漸減少。 (3)準備律:在試誤學習過程中,當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結,事前有一種準備狀態時,實現則感到滿意.否則感到煩惱;反之,當聯結不準備實現時,實現則感到煩惱。
42.(1)配合運用正例和反例:有利于加深對概念和規則的本質的認識; (2)提供變式:用不同形式的直觀材料或事例說明事物的本質屬性,即變換同類事物的非本質特征,以便突出本質特征; (3)科學地進行比較:通過比較,有利于找出一類事物共有的本質特征.了解事物問的聯系與區別,防止知識間的混淆與割裂,有助于知識系統化; (4)啟發學生進行自覺概括:啟發學生自覺概括,鼓勵學生自己去總結原理、原則,改變“教師做結論.學生背結論”的被動方式,促進學生知識的積極獲得。
43.行為目標是指用可觀察和可測量的行為陳述的教學目標。行為目標的陳述具備三個要素。(1)具體目標,用行為動詞描述學生通過教學形成可觀察、可測量的具體行為;(2)產生條件,規定學生行為產生的條件; (3)行為標準。提出符合行為要求的行為標準。
44.(1)學習時間管理:統籌安排學習時間、高效率利用最佳時間、靈活利用零碎時間;(2)學習環境的設計:注意調節自然條件、設計好學習空間; (3)學習努力和心境管理:激發內在動機、選擇有挑戰性的任務、調節成敗的標準、正確認識成敗的原因、自我獎勵。
45.柯爾伯格采用的道德兩難故事法研究兒童的道德發展,提出了道德判斷的三水平六階段理論。(1)前世俗水平。階段1,懲罰與服從階段;階段2,工具性的相對主義定向階段;(2)世俗水平。階段3,好孩子定向階段;階段4,法律與秩序的定向階段; (3)后世俗水平。階段5,社會契約定向階段;階段6,普遍的倫理原則定向階段。
四、論述題
46.創造性是指個體產生新奇獨特的、有社會價值的產品的能力或特性。創造性的培養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創設有利于創造性產生的環境。①創設寬松的心理環境;②給學生留有充分選擇的余地:③改革考試制度與考試內容。 (2)注重創造性個性的塑造。①保護好奇心;②解除個體對答錯問題的恐懼心理;③鼓勵獨立性和創新精神;④重視非邏輯思維能力。(3)開設培養創造性的課程,教授創造性思維策略。如:①發散思維訓練;②推測與假設訓練;③自我設計訓練;④頭腦風暴訓練。
相關真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