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克伯屈
B. 杜威
C. 盧梭
D. 福祿培爾
12、學生是人,是教育的對象,因而他們( )。
A.消極被動地接受教育
B. 對外界的教育影響沒有選擇性
C. 毫無顧及地接受教育
D. 能動地接受教育
13、認知教育心理學家認為學習的本質不是被動地形成刺激——反應的聯結,而是主動的形成( )
A. 習慣
B. 知識經驗
C. 認知結構
D. 教材結構
14、當教師對工作與生活充滿理想主義色彩,精力充沛,富于幻想,說明他處在教師成長的( )階段
A. 情緒高漲
B. 心理困惑
C. 反思求解
D. 心理愉悅
15、我國教育目的的理論基礎是( )。
A.社會本位
B.個人本位
C.社會要求與個體發展的統一
D.馬克思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的學說
16、賈德的經驗類化理論強調以下哪種因素在學習遷移中的作用?( )
A. 心理官能的發展
B. 兩種任務的共同要素
C. 概括化的原理
D. 對各要素間整體關系的理解
17、具有明顯的階級性和等級性的學制是( )
A. 雙軌制
B. 單軌制
C. 分支型
D. 分權制
18、決定教育性質的最根本因素是( )
A. 社會生產力
B. 政治經濟制度
C. 上層建筑
D. 文化傳統
19、已有舊信息對新信息的學習的抑制作用叫做( )
A. 前攝抑制
B. 倒攝抑制
C. 消退抑制
D. 超限抑制
20、在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時,常使用的“強化法”屬于( )
A.行為改變法
B.認知改變法
C.精神分析法
D.運動改變法
21、在關于掌握知識和發展智力的相互關系上,一般認為智力發展是掌握知識的條件,而掌握知識則是發展智力的( )。
A.惟一選擇
B.內容
C.途徑
D.基礎
同類試題推薦:
10天掌握90%考點>>倒計時"教師資格統考"精準輔導,點睛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