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知覺的選擇性
B.知覺的理解性
C.知覺的恒常性
D.知覺的整體性
12、通過改變不合理信念調整自己的認知,維護心理健康的療法是( )
A.精神分析療法
B.行為主義療法
C.合理情緒療法
D.人本主義療法
13、為了打擊社會上的不良行為,國家常用“殺一做百”的做法,其理論依據是( )
A.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
B.經典性條件反射學說
C.社會學習理論
D.期待懲罰理論
14、人類思維的高級形式是( )
A.求異性思維
B.集中性思維
C.創造性思維
D.發散性思維
15、在我國全面發展教育的組成部分中,學校體育的根本任務是( )
A.傳授基本體育知識與技能
B.提高運動水平
C.增強學生體質
D.培養體育人才
16、 “萬物皆備于心”“人的心中自有浩然之氣”表明了個體身心發展的( )觀點。
A.外鑠論
B.內發論
C.實踐主體論
D.多因素相互作用論
17、資料分析的基本步驟依次為( )
A.閱讀資料——篩選資料——解釋資料
B.篩選資料——閱讀資料——解釋資料
C.閱讀資料——解釋資料——篩選資料
D.篩選資料——解釋資料——閱讀資料
18、教師負有維持課堂教學秩序和教學紀律的責任,這屬于教師的( )角色。
A.教員
B.朋友
C.課堂的管理者
D.學生模仿的榜樣
19、人類最早的教學手段是( )
A.文字材料
B.口耳相傳
C.直觀教具
D.黑板加板凳
20、一個人面對問題情境時,在規定的時間內能產生大量不同的觀念。這表明其創造性思維具有( )
A.流暢性
B.變通性
C.指向性
D.獨創性
21、在良好的環境中,有的人沒有什么成就,甚至走向與環境所要求的相反的道路;在惡劣的環境中,有的人卻“出淤泥而不染”。這種現象說明( )
A.人的發展不受環境的影響
B.人們接受環境的影響不是消極被動的,而是積極主動的實踐過程
C.好的環境不利于人的發展,壞的環境對人的發展有利
D.人是環境的奴隸,個人發展是好是壞,完全由環境來決定
熱點推薦:中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章節難易分析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章節習題
教師資格證VIP班:怎樣讓備考才萬無一失?233網校教師資格講師帶你告別盲目備考,輕松掌握考點!零基礎VIP班,不過免費重學!點擊免費試聽>>
學習交流平臺:手機APP| 微信:jiaoshi_233 | QQ群 加入我們,分享學習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