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外的情況來看,在雇員的全部收入中,福利所占的比例普遍在38%以上,有的企業已經上升到50%以上。
從我國的情況來看,以北京市國有制造業為例,1990—1998年保險福利占人工成本總額的比例區間在38.4%~31.32%;外商投資企業制造業在44.68%~32.25%。1999年,北京市企業保險福利費用總額229.29億元,相當于工資總額的37.3%。在保險福利總額中,離休、退休、退職費占55.8%;喪葬、撫恤、救濟費占0.3%;醫療衛生費占30.6%;員工生活困難補貼占0.3%;文體宣傳費占0.9%;集體福利事業補貼和集體福利設施費占2.4%;計劃生育補貼占0.4%;冬季取暖補貼占1%;其他占8.3%。總之,福利對吸引員工,促進組織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具體包括:
1.吸引優秀員工。優秀員工是組織發展的頂梁柱。以前一直認為,組織主要靠高工資來吸引優秀員工,現在許多企業家認識到,良好的福利有時比高工資更能吸引優秀員工。
2.提高員工的士氣。良好的福利使員工無后顧之憂,使員工有與組織共榮辱之感,士氣必然會高漲。
3.降低員工辭職率。員工過高的辭職率必然會使組織的工作受到一定損失,而良好的福利會使很多可能流動的員工打消流動的念頭。
4.激勵員工。良好的福利會使員工產生由衷的工作滿意感,進而激發員工自覺為組織目標奮斗的動力。
5.凝聚員工。組織的凝聚力由許多因素組成,但良好的福利無疑是一個重要因素,因為良好的福利體現了組織高層管理者以人為本的經營思想。
6.提高企業經濟效益。良好的福利一方面可以使員工得到更多的實惠,另一方面用在員工身上的投資會產生更多的回報。
我國現行的社會保障體系包括社會保險、社會救濟、社會福利、社會優撫安置和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業等方面,其中社會保險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五個項目。
(一)養老保險
1.養老保險的概念
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保險五大險種中最重要的險種之一。所謂養老保險(或養老保險制度)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這一概念主要包含以下三層含義:
(1)養老保險是在法定范圍內的老年人完全或基本退出社會勞動崗位后才自動發生作用的。這里所謂的“完全”,是以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的脫離為特征的;所謂的“基本”,是指參加生產活動已不成為主要社會生活內容。需強調說明的是,法定的年齡界限(各國有不同的標準)才是切實可行的衡量標準。
(2)養老保險的目的是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為其提供穩定可靠的生活來源。
(3)養老保險是以社會保險為手段來達到保障的目的。養老保險是世界各國較普遍實行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
目前,世界上實行養老保險制度的國家可分為三種類型,即投保資助型(也叫傳統型)養老保險、強制儲蓄型養老保險(也稱公積金模式)和國家統籌型養老保險。我國根據自身的具體國情,創造性地實施了“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即由國家、單位和個人共同負擔;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實行社會互濟;在基本養老金的計發上采用結構式的計發辦法。強調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激勵因素和勞動貢獻差別。該制度既吸收了傳統型養老保險制度的優點,體現了傳統意義上社會保險的社會互濟、分散風險、保障性強的特點;又借鑒了個人賬戶模式的長處,強調了員工的自我保障意識和激勵機制。
2.養老保險的特點
(1)由國家立法,強制實行,企業單位和個人都必須參加,符合養老條件的人,可向社會保險部門領取養老金。
(2)養老保險費用來源,一般由國家、單位和個人三方或單位和個人雙方共同負擔,并實現廣泛的社會互濟。
(3)養老保險具有社會性,影響很大,享受人多且時間較長,費用支出龐大,因此,必須設置專門機構,實行現代化、專業化、社會化的統一規劃和管理。
3.我國養老保險的構成
(1)基本養老保險
基本養老保險是按國家統一政策規定強制實施的為保障廣大離退休人員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種養老保險制度。它居于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中的第一層次。
(2)企業補充養老保險
企業補充養老保險是指由企業根據自身經濟實力,在國家規定的實施政策和實施條件下為本企業員工所建立的一種輔助性的養老保險。它居于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中的第二層次,由國家宏觀指導、企業內部決策執行。企業補充養老保險費可由企業完全承擔,或由企業和員工雙方共同承擔,承擔比例由勞資雙方協議確定。企業內部一般都設有由勞資雙方組成的董事會,負責企業補充養老保險事宜。
(3)個人儲蓄型養老保險
員工個人儲蓄型養老保險是我國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是由員工自愿參加、自愿選擇經辦機構的一種補充保險形式。由社會保險機構經辦的員工個人儲蓄型養老保險。由社會保險主管部門制定具體辦法,員工個人根據自己的工資收入情況,按規定繳納個人儲蓄型養老保險費,計人當地社會保險機構在有關銀行開設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并應按不低于或高于同期城鄉居民儲蓄存款利率計息,以提倡和鼓勵員工個人參加儲蓄型養老保險,所得利息計入個人賬戶,本息一并歸員工個人所有。員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經批準退休后,憑個人賬戶將儲蓄型養老保險金一次總付或分次支付給本人。員工跨地區流動,個人賬戶的儲蓄型養老保險金應隨之轉移。員工未到退休年齡而死亡,記入個人賬戶的儲蓄型養老保險金應由其指定人或法定繼承人繼承。
歷年真題:人力資源管理師歷年真題一級/二級/三級/四級
編輯推薦:2013.11人力資源管理師成績查詢|合格標準|成績管理|2014考試指南
課程輔導:為方便廣大學員充分備考,233網校“2014年人力資源管理師HD高清課件”開始招生,輔導課程:VIP班,套餐班,精講班,預測班,應用技巧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