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薪酬管理
教材要點>>人力資源管理員考試教材要點匯總
企業推行戰略性的人力資源管理,應當使員工清楚地認識到:他們所獲得的薪酬和享受的福利保險是企業成功發展的結果。一個現代企業應當堅持“對外具有競爭力,對內具有凝聚力”的原則,構建和完善企業的薪酬制度。
第一節企業薪酬管理
【學習目標】
通過學習,掌握企業薪酬的含義,薪酬管理的內容、相關法規和基本原則,以及工資管理的工作程序和基本方法。
【知識要求】
一、薪酬的基本概念
(一)薪酬的含義
薪酬是員工為企業提供勞動而得到的各種貨幣與實物報酬的總和,可以包括:工資、獎金、津貼、提成工資、勞動分紅、福利等。
(二)薪資的含義
薪資即薪金、工資的簡稱。
薪金(salary)亦稱薪水,通常是指以較長時間為單位計算員工的勞動報酬,如月薪、年薪。
工資(wages)通常是指以工時或完成產品的件數計算員工應當獲得的勞動報酬,如計時工資(小時、日、周工資)或計件工資。
長期以來,我國通常用“工資”一詞泛指“薪金”和“工資”,不再做出更具體的區分。
(三)與薪酬相關的其他概念
1.報酬(reward)。員工完成任務后,所獲得的一切有形和無形的待遇。
2.收入(earnings)。員工所獲得的全部有形報酬,包括薪資、獎金、津貼和加班費等項目的總和。
3.薪給(pay)。薪給分為工資和薪金兩種形式。
4.獎勵(incentives)。員工超額勞動的報酬,如紅利、傭金、利潤分享計劃等。
5.福利(benefits)。公司為每個員工提供的福利項目,如帶薪年假、各種保險等。
6.分配(allocation)。社會在一定時期內對新創造出來的產品或價值,即國民收入的分配,包括初次分配、再分配。在初次分配中,又包括:一次分配,即國家與企業之間的分配;二次分配,企業與員工之間的分配。
二、薪酬的實質
從某種意義上說,薪酬是組織對員工的貢獻包括員工的行為、態度及其業績等所做出的各種回報。
從廣義上來說,薪酬包括工資、獎金、休假等外部回報,也包括參與決策、承擔更大的責任等內部回報。
外部回報指員工因為雇傭關系從自身以外所得到的各種形式的回報,也稱外部薪酬。外部薪酬包括直接薪酬和間接薪酬。直接薪酬是員工薪酬的主體組成部分,包括員工的基本薪酬,即基本工資,如周薪、月薪、年薪等;也包括員工的激勵薪酬,如績效工資、紅利和利潤分成等。間接薪酬即福利,包括公司向員工提供的各種保險、非工作日工資、額外的津貼和其他服務,比如單身公寓、免費工作餐等。
內部回報指員工自身心理上感受到的回報措施,主要體現為一些社會和心理方面的回報,一般包括參與企業決策、獲得更大的工作空間或權限、更大的責任、更有趣的工作、個人成長的機會和活動的多樣化等。內部回報往往看不見,也摸不著,對于企業來說不是簡單的物質付出,如果運用得當,也能對員工產生較大的激勵作用。然而,在管理實踐中內部回報方式經常會被管理者所忽視。管理者應當認識到內部回報的重要性,并合理地利用。
企業根據勞動合同的規定,對員工為企業所做出的貢獻,以及工齡、知識、技能、體力和工作表現等支付給員工相應的薪酬。很顯然,員工薪酬實質上是一種交換或交易。作為一種交換或交易,它必須服從市場的交換或交易規律,否則,這種交換關系不可能長久地持續下去,即使持續,雙方也不可能滿意。一方面,一旦企業表示不滿,那么員工將受到被解雇的威脅;另一方面,一旦員工不滿,那么企業將失去這份人力資源,不論前者還是后者,這種交換關系或交易最終都將終止。
如果員工對這種交換表示滿意,那么他會傾力付出,會有良好的工作表現,這時,企業對人力資本的投入取得了最好的回報,保證企業持續發展。
因此,許多企業都以薪酬作為一個很重要的籌碼,吸引、留住、激勵所需的人才并獲得了極大的成功。但也有相當多的企業,對人力資本作了巨大的投資,卻以失敗告終。
歷年真題:人力資源管理師歷年真題一級/二級/三級/四級
編輯推薦:2013.11人力資源管理師成績查詢|合格標準|成績管理|2014考試指南
課程輔導:為方便廣大學員充分備考,233網校“2014年人力資源管理師HD高清課件”開始招生,輔導課程:VIP班,套餐班,精講班,預測班,應用技巧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