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該公司組織結構應該如何進行調整?
答:組織結構的調整:
(1)權力下放。在原有的三個產品部的基礎上,按產品將企業劃分為三個相對獨立的事業部,使他們能擁有經營管理的自主權,實行獨立核算,自負盈虧,并根據經營需要設置相應的職能部門。而總公司高層管理者主要負責重大問題的決策,并通過利潤指標對各事業部進行控制;
(2)精簡總部機構。將某些職能及相關人員轉移到各事業部中,各事業部可根據自己的產品及市場特點,設置產品研發、制造及銷售部門;
(3)各事業部高度專業化經營,明確規定責任與權限。
3、促進變革中組織溝通的措施有哪些?
答:促進變革中組織溝通的措施有:
(1)使企業和員工構建變革與發展的共同愿景;
(2)以正式的溝通渠道傳遞公司的決策信息;
(3)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保證下級的信息能及時地傳遞,并能及時得到答復;
(4)采用多種溝通形式來降低溝通中的障礙;
(5)營造相互信任的氛圍,減少流言造成的不利影響。
4、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在企業減員過程中起什么作用?
答: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在企業減員過程中的作用:
(1)向高層管理者提出減員的實施計劃;
(2)傾聽員工的意見,并及時提供給高層管理者;
(3)做好減員的輿論準備;
(4)做好被減人員的賠償金計算,及時發放,確保裁員過程的合法性;
(5)制定變革及壓力管理培訓計劃;
(6)制定預防危機事件發生的預案。
案例5
1、該案例中總經理郭福犯了什么錯誤?
答:(1)郭福只將人力資源成本作為企業成本,以為只要裁員就可以扭虧為盈,變現出了冷漠無情的管理方式,也無助于解決企業虧損問題;
(2)公司裁員是關系到公司未來發展的重大決策,要求相關部門的人員參與,郭福在未與他人商量的情況下作出決策,在實施過程中必然遭到相關管理人員的反對;
(3)所有部門均裁員10%的決定忽略了人力資源的結構化因素,短期內可能壓縮成本,但是長期看無助于形成結構合理的員工隊伍。
2、請為總經理郭福提出脫離困境的對策?
答:首先,他必須讓各部門主管參與公司基本政策的制定和決策過程,和他們商量,讓他們對決策過程有所貢獻。這樣就可以讓他們了解公司的短期財務需求和長期的發展方向,鼓勵他們做出建設性的反應,并發揮團隊精神。
其次,公司必須全面降低成本。裁人這種解決方法不會受人歡迎,雖然短期內可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從長遠來看,公司在管理及業績方面的問題依然存在。郭福和各部門主管必須研究出新的策略,使公司扭虧為盈,這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
最后,郭福還必須在部門主管的配合下,深入調查各部門的情況,和部門主管共同制定該部門的目標和衡量業績的標準。同時要考慮縮減人事費用以外的其他的節省方法,例如:減少成品、半成品和原料的存貨;除此之外,還得研究產品合理化的可行性。
總之,郭福必須放棄以前對虧損部門和盈利部門一視同仁的做法。制定相應的政策,鼓勵先進,督促后進,調動盈利部門的積極性,使虧損部門有危機感,變虧損為盈利。
案例6
1、請闡述事業部制的缺點。
答:事業部制的主要缺點是:容易造成組織結構重疊,管理人員膨脹現象;各事業部獨立性強,考慮問題時容易忽視企業整體利益。
2、李總究竟該怎么辦呢?
答:(1)李總當務之急是重新制定共同的原則,讓每個人重新衡量自己所堅持的原則的正確性;
(2)公司問題表面上是集中式管理與分散式管理之間的矛盾,即組織形式問題。實際上,公司所面臨的是成本與利潤的問題。
(3)李總應引導下屬以整個公司的利益為重,也只有這樣才能使他們往遠處看,并以開闊的心胸來接納其他主管和同事。
3、從該案例中,可以得到什么經驗教訓?
答:(1)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是最根本的問題,這是判斷其他問題的原則。
(2)分散式管理與集中管理沒有好壞之分,只有適合與否;
(3)分散式管理應當注意企業內部協調與資源共享的問題。
案例7 1、該公司職能部門員工的年齡具有什么特點?
答:職能部室人員大部分都是31-45歲,占總人數將近80%,而25歲以下只有4%,人才后備力量不足,管理人員沒有形成梯次,并且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年齡板塊,如對此不加以重視的話,人才斷層將影響分公司未來發展。
2、從員工職業發展的角度看,該公司目前需要注意什么問題?
答:由于部室人員的年齡結構主要集中在31-45之間,如果公司在此期間沒有大規模的發展,員工會由于看不到發展機會而出現以下問題:
(1) 組織學習和創新能力下降。
(2) 工作上不思進取,得過且過。
(3) 尋求機會另謀發展,導致人才的大規模流失;
(4) 由于職業發展的內在要求,員工之間的關系可能會變得緊張復雜,不利于低齡員工的成長和發展。
3、請為該公司改善干部年齡結構提出建議。
答:(1)打破干部身份界限,建立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人才配置機制;
(2)設計多渠道的員工發展通道;
(3)采用多種手段強化激勵機制,鼓勵創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