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小組工作的模式
模式 | 適用對象 | 內容 | 實施原則 |
社會目標模式 | 運用于社區發展項目或領域 | 注重社會責任和社會變遷 注重公民參與解決社會問題 強調培養公民的社會責任、社會參與和社會行動 | 1.致力于培養提升小組組員的社會意識和社會責任 2.致力于發展小組組員的自我發展能力、社會參與和社會行動的能力 3.致力于培育有利于社區各方面發展所需的領袖人物 4.致力于小組工作目標與社區發展目標的一致性 |
治療模式 | 行為失范或有特定問題的人 | 旨在治療和解決問題,改變行為 | 1.綜合性原則:綜合多學科知識和技巧 2.建構性原則:建構和發展治療關系 3.個別性與共同性相結合的原則:組員的個別性與小組的共同性 |
互動模式 | 有需要的人 | 焦點在于互動關系及其效果 | 1.開放性互動:組員之間、組員與小組和社會系統之間開放、良性互動 2.平等性互動:組員之間地位平等 3.面對面互動:面對面溝通、協商、討論 |
發展模式 | 困難人群、面臨危機人群、尋求自我發展人群 | 旨在解決和預防社會功能衰竭問題,恢復和發展社會功能 | 1.積極參與原則:主動表達、積極分享經驗 2.使能者原則:激發潛能、提升能力 |
2024年真題示例:
1、某鎮社工站為推動居民參與社區治理,在社區內招募了一批志愿者,并開設了主題為“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服務能力提升小組;根據社會目標模式的實踐原則,社會工作者適宜的做法是()
A.幫助組員構建社會關系網絡
B.強化組員團隊協作,共同承擔社區責任
C.鼓勵組員之間面對面的互動
D.提升組員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其潛能
社會目標模式強調的是小組成員的社會參與感與社會責任感,因此選擇B。
A屬于治療模式;
C屬于互動模式;
D屬于發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