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選擇功能 B.激活功能 C.指向功能 D.調節與維持功能 E.集中功能
7、掌握概念的行為指標是()
A、能記住概念的定義B、能理解同類事物的共同關鍵特征
C、能區分概念的正反例D、ABC都對
8、原有觀念為上位,新學習的觀念是原有觀念的下位觀念,這種學習稱為()
A、下位學習B、上位學習C、并列學習D、結合學習
9、某教師對喜歡打小報告的學生采取故意不理會的方式,這是一種()
A、正強化B、負強化C、懲罰D、消退
10、在解應用題是,老師總是一再強調要讀懂題目,必要時可以畫示意圖,他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
A、牢記題目內容;B、有效地監控解題過程;
C、熟練使用計算技能;D、很好地完成對問題的心理表征
三、判斷(每小題1分,共20分。對的打個“√”,錯的打個“×”)。
1、根據形式訓練說,電話接線員經過長期訓練,記憶數字的能力會大大提高,但不能保證他們記憶外語詞匯的能力也會相應提高。()
2、學生在學習中因控制點性質不同,他們對自己成敗的歸因也不同。()
3、維果茨基提出的“教學應走在發展前面”的含義是提前講授下一階段才能掌握的內容。()
4、按照馬斯洛的動機作用觀點,教師在自尊水平低的學生中灌輸為學習本身的滿足而去學的做法是不可能成功的。()
5、學習策略比認知策略所包容的范圍更廣()
6、高創造性的學生一般都是適應良好的學生()
7、將無邏輯意義的材料人為地賦予某些意義,以便于記憶,這也是有意義學習的形式之一()
8、用心理學術語來說,“觸類旁通”指的是概念與規則獲得后在新情境中的運用,這也是學習遷移現象()
9、概念和規則既是陳述性知識的核心成分,也是程序性知識的核心成分。()
10、接受學習對不同年齡的兒童或成人學習概念都是適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