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桑代克早期提出的三大學習定律是、、。
2、條件反應的兩大范型是、。
3、學習的S—R聯結觀強調學習是_______過程。與此相對的格式塔學派強調學習是_______過程。
4、人們日常生活中反復出現的有序事件可能以的形式表征。
5、信息加工心理學把知覺辨別過程看成____過程。
6、問題空間是由、、三者構成的。
7、班杜拉區分的三種強化是、、。
8、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效果關鍵取決于______的質量。
9、組塊的概念是______于1956年提出的。
10、當課堂上大多數學生都存在問題行為或個別學生的問題行為受到同伴支持時,一般宜采用______行為矯正技術效果較好。
11馬斯洛認為,______需要得到滿足,個體才會身心健康地發展,而這類需要一旦得到滿足,個體滿足這類需要的動機便隨之減弱。
12、 1908年,賈德依據“水下打靶”實驗,提出了學習遷移的______說。
13、生成學習是美國加州大學______于1974年提出的概念。
14、依據智力動作按階段形成的理論,心智動作是通過一系列階段,由實踐動作______而形成的。
15、桑代克認為,學習的實質是在一定的情境和一定的反應之間建立__,其公式為S→R.
16、7歲以前的兒童,由于其思維尚無符合邏輯的推理,因而無法建立______的概念,這是皮亞杰的一個最重要的發現。
17、俄羅斯教育心理學的奠基人是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