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可以把“舉一反三”看成側向遷移。()
2、學習的認知發展準備不同于教材知識準備,前者是學習與成熟的結果,后者主要是學校教學的結果。()
3、學生在學習中因控制點性質不同,他們對自己成敗的歸因也不同。()
4、按照馬斯洛的動機作用觀點,教師在自尊水平低的學生中灌輸為學習本身的滿足而去學的做法是不可能成功的。()
5、對同輩文化的遵從會使青年一代拒絕接受成人社會的價值觀念,從而促成兩代人之間的代溝。()
6、心理學新近的研究表明,影響策略遷移的最重要因素是學生對策略應用效果的反省認知。()
7、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中認知領域的各級目標是行為目標的范例。()
8、在陳述性知識、基本技能和策略性知識學習中,都應注意概念和用概念構成的規律的教學。()
9、閱讀和寫作過程都可看作解決問題的過程。所以,閱讀和寫作能力可以用廣義的知識的掌握來解釋。()
10、個人品德的形成是他與社會環境相互作用下道德規范不斷內化的過程。()
11、陳述性組織者與新的學習產生一種上位關系,為新的學習提供最適當的類屬者()
12、練習的相對同一和變化,既考慮了學習定勢的積極作用,也避免了其消極作用()
13、對能力一般的兒童而言,高焦慮能促進他們的學習()
14、根據兒童智力水平進行教學的目的是縮小學生學習速度上的差別()
15、動機是學習的先決條件,因此沒有動機,學習便不能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