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非判斷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26、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特征是學校的產生。( )
27、陶冶法是通過創設良好的情境,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品德的方法,包括人格感化、環境陶冶和藝術陶冶等。( )
28、課程設計包括兩方面:一是課程體系結構整體的編制,二是具體課程的編制。( )
29、小班教學通常班級人數規模在30~40人。( )
30、上好一節課的先決條件是要有明確的教學目的。( )
31、教學過程是指教學進程的基本階段,對于任何學科來說,教學過程有固定的程式。( )
32、我國正在進行的五四制實驗開始于1989年。( )
33、德育的個體發展功能的發揮應注意強調德育的外在強制性。( )
34、根據課程的制定者的不同,可以把課程分為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學校課程。( )
35、教育能力是教師在對教育本質工作理解基礎上形成的關于教育的觀念和理性信念。( )
36、課堂活動要求教師具有較高的組織能力,課外活動要求教師具有較高的教學能力。( )
37、拓展型課程注重培養學生的基礎學力。( )
38、直線式編排方式即一門學科的編排,在教學過程中重復出現,逐步擴大、加深。( )
39、洛克強調兒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張教師應以學生的發展為目的,圍繞學生的需要和活動組織教學,以兒童中心主義著稱。( )
40、疏導原則指進行德育時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