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簡答題。
1.如何理解課程的含義?
2.什么是學校課程?學校課程的形式是什么?
3.簡述泰勒的課程設計模式。
4.簡述現代課程觀的基本內涵。
5.簡述制約課程的主要因素。
6.制訂課程目標的依據有哪些?
7.什么是課程設計?其意義是什么?
8.小學階段課程性質的特點是什么?
9.教科書有哪些作用?
10.教師怎樣才能正確使用教科書?
11.簡述當代我國小學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
12.課程計劃的構成要素有哪些?
13.課程計劃對教師有何指導意義?
14.簡述我國當前課程改革的主要趨勢。
15.如何正確實施課程評價?
16.簡述國外課程改革的趨勢。
四、論述題。
1.論述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
2.論述教學大綱(課程標準)和教科書的作用。
3.試述基礎型、拓展型、研究型課程之間的關系。
4.在芝加哥大學實驗學校(杜威于19世紀末創立的學校)中,孩子們在教師的指導下自己動手建設自己的校舍、購置學校的設備,也模擬社會上的商業活動在學校里開設商店,進行簡單的買賣活動。他們課程的相當一部分,也是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選擇一些他們感興趣的話題,通過探究學習。
這個學校的活動,反映了什么樣的教育思想?對我國的教育改革有何啟示?
特別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