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道德認識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為
22.人們對社會思想道德和人們行為的愛憎、好惡等情緒態度屬于( )。
A.道德認識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為
23.德育過程是對學生知情意行的培養提高過程,其進行的順序是( )。
A.以知為開端,知情意行依次進行
B.以情為開端,情知意行依次進行
C.以意為開端,意知情行依次進行
D.視具體情況,可有多種開端
24.德育過程的基本矛盾是社會通過教師向學生提出的道德要求與( )之間的矛盾,這是德育過程中最一般、普遍的矛盾。
A.學生已有的品德水平
B.教師的道德教育水平
C.學生被期望的品德發展水平
D.社會的整體道德水平
25.德育的功能不包括( )。
A.培養學生的品德,制約他們的發展方向
B.決定學校教育的性質
C.發展學生的體力,增強他們的體質
D.影響社會的穩定與發展
26.活動和交往是學生品德形成的( )。
A.關鍵
B.基礎
C.內容
D、途徑
27.德育過程中不同質的各種要素的組合方式稱為德育過程的( )。
A.內容
B.層次
C.結構
D.方法
28.“寓德育于教學之中,寓德育于活動之中,寓德育于教師榜樣之中,寓德育于學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這條德育原則體現了( )
A.德育過程是培養學生知、情、意、行的過程
B.德育過程是促進學生思想內部矛盾斗爭發展的過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統一的過程
C.德育過程是組織學生的活動交往,統一多方面的教育影響的過程
D.德育過程是長期的反復的逐步提高的過程
29.思想品德教育的實質是( )。
A.將學生的道德認識轉化為道德行為
B.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感
C.將一定社會的思想道德轉化為受教育者個體的思想品德
D.提高學生對客觀世界的認識。
30.“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這句話反映了下列哪一條德育原則?( )。
A.導向性原則
B.疏導性原則
C.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相結合原則
D.因材施教原則
31.我們經常所說的“一把鑰匙開一把鎖”,這句話體現了德育的( )。
A.一致性原則
B.疏導性原則
C.導向性原則
D.因材施教原則
32.進行德育要循循善誘,以理服人,從提高學生認識人手,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積極向上。這一原則是( )。
A.導向原則
B.疏導原則
C.因材施教原則
D.教育的一貫性原則
33.進行德育時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發展,這體現了德育的( )。
A.疏導原則
B.因材施教原則
C.導向性原則
D.一致性和連貫性原則
34.馬卡連柯說“要盡量地要求一個人,也要盡可能地尊重一個人”,體現了德育原則的( )。
A.導向性原則
B.疏導原則
C.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原則
D.因材施教原則
35.進行德育要注意依靠學生集體、通過集體進行教育,以便充分發揮學生集體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這樣的德育原則是( )。
A.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原則
B.疏導原則
C.因材施教原則
D.在集體中教育原則
36.孔子的弟子顏回評價老師說:“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這句話體現了德育的( )。
A.導向性原則
B.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原則
C.疏導原則
D.教育的一致性與連貫性原則
3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這句話所體現的德育方法是( )。
A.說服教育法
B.鍛煉法
C.陶冶法
D.榜樣法
38.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使學生提高認識,形成正確的觀點的方法是( )。
A.榜樣法
B.說服法
C.陶冶法
D.鍛煉法
39.委托任務和組織活動是屬于( )。
A.說服法
B.榜樣法
C.鍛煉法
D.陶冶法
40.能較全面地反映被評價者的品德情況,且應用較廣的品德評價法是( )。
A.加減評分法
B.操行評語法
C.評等評分評語綜合測評法
D.模糊綜合測評法
41.兒童自我意識與自我教育能力的發展是有規律性的,大致是從自我中心發展到“他律”,再從“他律”發展到“( )”。,
A.自我調控
B.自我監督
C.自律
D.自我疏導
42.教師運用英雄人物的形象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這種方法屬于( )。
A.說理教育法
B.榜樣示范法
C.陶冶教育法
D.實際鍛煉法
43.通過談話、討論對學生進行德育的方法屬于( )。
A.情感陶冶法
B.榜樣示范法
C.實際鍛煉法
D.說服教育法
44.德育應堅持正面引導與紀律約束相結合,所以( )。
A.只用說服法就可以了
B.適當體罰也可以
C.要以說服教育為主,輔以紀律約束
D.要以紀律為主,說服為輔
45.德育的實施渠道或形式就是德育的( )。
A.方法
B.手段
C.內容
D.途徑
46.學校有目的、有計劃、系統地對學生進行德育的基本途徑是( )。
A.各學科教學
B.政治課
C.班主任工作
D.共青團活動
47.對學生進行德育的特殊途徑是( )。
A.各科教學
B.團隊活動
C.課外活動
D.班主任工作
48.不屬于我國中小學德育的主要途徑的是( )。
A.政治課與其他學科教學
B.學校共青團、少先隊活動
C.班主任工作
D.體育競賽
49.隨著年齡和才智的增長,學生的( ),在他們自身品德的發展與提高上起著愈來愈重要的作用。
A.自我評價能力
B.自我調控能力
C.自我教育能力
D.自我學習能力
50.小學社會活動類課外話動包括( )。
A.參觀活動
B.有償的社會服務
C.家務勞動
D.野營和行軍
51.下列關于小學生操行評定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操行評定是以教育目的為指導思想,以“學生守則”為基本依據,對學生一個學期內在學習、勞動、生活、品行等方面的小結與評價’
B.操行評定可分為學生自評、分組評議、班主任評價和信息反饋等步驟
C.操行評定由班主任負責,其中寫評語的工作可以交給學生完成
D.操行評定目的在于肯定優點,找出缺點,教育兒童奮發向上
52.李小林私拿水果攤上的一只蘋果,經同學檢舉,被老師叫到了辦公室。
老師問道:“李小林,你私拿別人的東西,這已經是第幾次了?”李小林低著頭回答:“第五次了”。“你為什么不改呢?”“我……我也曉得不對,就是……就是有時忍不住。”教師應從( )人手對李小林進行教育。
A.道德認識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為
特別推薦:
2012年考試大-教師資格站“考試應用”,免費體驗中 ![]() | ||
在線模考 |
模擬試題、章節習題、真題、預測試卷等各種試題免費做! | |
報考訂閱 |
第一時間了解報名時間、報名入口、成績查詢等考試報考. | |
我的課程 |
隨時隨地學習,2012年HD高清課件全新上線,48小時免費試聽. | |
你問我答 |
對模考試題有疑問,或者在課程學習中遇到問題,都可以提問. | |
考試應用功能不斷添加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