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P33)
2.D(P22)
3.B(P31)
4.B(P83-84)
5.A(P86)
6.C(P135)
7.D(P39)
8.D(P207)
9.A(P237)
10.A(P240)
11.B(P277-278)
12.D(P268)
13.A(P258)
14.C(P268)
15.B(P276)
16.D(P326)
17.C(P321)
18.B(P336)
19.D(P344-345)
20.C(P373)
1.[解析]“教育能夠干什么”指教育能夠發揮的作用。也就是教育的功能。“功能”是事物內含的、可能實現的有效作用。
3.[解析]教育的目標體系大致有四個層次,其中第三個層次是課程目標。
4.[解析]教育過程的控制是指教師在教育活動中始終占據主導地位,操縱教育活動按照預期的方向發展。教育活動的控制包括對學生的控制。對自己的控制和對情境的控制。
5.[解析]教員角色是教師所表現出來的最突出的角色。教師教員角色功能主要是以教材為宗旨,對學生進行授業、傳道、解惑和評定學業。
8.[解析]一般說來,在學校、家庭、社會三個方面的協同和配合中,學校應起主導作用,成為這三個方面互相聯系、互相配合最積極的倡導者和組織者。
10.[解析]A、B、C、D四項都是教學計劃基本內容的組成部分,但教學計劃的中心問題是開設哪些學科,即學科設置問題。
11.[解析]啟發性原則,是指在教學中教師要承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注意調動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引導他們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生動活潑地學習,自覺地掌握科學知識,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題干所述觀點體現的正是啟發性這一教學原則。
12.[解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這兩個主體之間的關系是各種關系中最基本的一種關系。
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學,學生的學又影響著教師的教。兩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他們之間既相矛盾又相統一,任何一方的活動都以另一方為條件。
13.[解析]教學是一個過程。教學過程,受認識論的一般規律所制約,又是一種特殊的認識過程,具有不同于人類總體認識的顯著特點。教學過程是一個促進學生身心發展的過程。
14.[解析]發展具有三個方面的含義:一是指身體方面的發展,包括身體的健康與各部分的功能;二是指智力方面的發展,包括知識、智力、能力和技能技巧等;三是指非認知心理因素的發展,包括情感、興趣、態度、意志、性格等。
15.[解析]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這是循序漸進應遵循的一般要求。
17.[解析]學生知識學習的過程分為選擇、領會、保持、應用四個階段。
18.[解析]學科滲透式是學法指導經常采用且效果較好的一種方式,是教師根據自己所教的學科滲透學習方法的一種方式。
19.[解析]A、B、C三項都是應試教育的特點。而D項是素質教育的特點。
20.[解析]學生教育方法是在教育原則指導下,運用教育手段進行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動方式的總和。它包括教育者的施教傳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養方式。
歷年真題:四川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A/B級)
考試資料:四川教師資格內部絕密考點 試題火拼30天 終極考題預測
最后“省考”一次過:2015年教師資格VIP班,濃縮高頻考點,帶你短時秒殺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