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1.觀察法的記錄方式包括( )。
A.項目檢核表
B.雙向表
C.評定量表
D.軼事記錄
2.人際交往過程必須以一定的符號系統為交往工具才有可能實現,其主要交往工具是( )。
A.語言符號系統
B.非語言符號系統
C.文字符號系統
D.情感系統
E.認知系統
3.自編測驗的常見錯誤是( )。
A.教師過于相信自己的主觀判斷而忽視測驗的信度和效度指標
B.教師對測驗準備不夠充分
C.測驗太簡單,題量小
D.教師不關心學生知識水平而使題過復雜或過簡單
E.教師對測驗的項目分類比例不一致
4.建立教師威信的途徑有( )。
A.培養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質
B.培養良好的認知能力和性格特征
C.給學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
D.注重良好儀表、風度和行為習慣的養成
E.做學生的朋友與知己
5.引起學生注意是教學過程中的首要事件,教師應如何來引導學生的注意?( )
A.激發求知欲
B.喚起先前經驗
C.變化教學情境
D.配合學生經驗
三、填空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1.短時記憶一般包括兩個成分,一是__________,即輸入的信息沒有經過進一步加工;二是__________,指從長時記憶貯存中提取的正在使用的知識信息。
2.目前,我國心理學家一般認為,用心理模擬法來建立心智活動的實踐模式需要經過兩個步驟,即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指導教學模式與傳統的講授法十分類似,由激發、講演、__________、__________和遷移等環節構成。
4.__________與學校的教育環境是影響個體創造性的重要因素。
5.__________是道德觀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現,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標志。
6.__________的心理評估主要關注人的潛能、人的價值實現的程度、人的心理素質改善的程度。
7.__________從直接具體經驗到抽象經驗排列了“十一”種媒體,構成一個經驗錐形。
8.只有當教師__________時,才會激起教師改變課堂現狀,避免呆板或恐慌反應,從而推動教師不斷努力以謀求最佳課堂氣氛的出現。
9.__________可用于測量不同水平的教學目標。
10.在課后評價時,新教師比專家教師更多地關注課堂中發生的__________。
11.評價/反思過程包括在教學之前對教學設計效果的__________,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的__________,以及在教學之后的檢驗和反思。
12.__________是個體早期生命中一個比較短暫的時期,在此期間,個體對某種刺激特別敏感,過了這一時期,同樣的刺激對之影響很小或沒有影響。
13.__________是客觀事物的特征和聯系在人腦中的主觀映象,它是來自反映的對象本身的認知經驗。
14.從動機的生理基礎來看,動機最佳水平應是__________程度的激活或喚起,此時對學習具有最佳效果。
15.學習漢語拼音后對學習英語產生影響,這屬于學習的__________。
最新試題:
在線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