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非判斷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1.群體是指人們以一定方式的共同活動為基礎而結合起來的聯合體。( )
2.課堂管理的促進功能,是指教師在課堂創設對教學有促進作用的組織良好的學習環境,滿足課堂內人和集體的合理需要,激勵學生潛能的釋放以促進學生的學習。( )
3.在確定測量工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時,常用的三個指標是信度、效度和強度。( )
4.教師成長與發展的基本途徑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通過師范教育培養新教師作為教師隊伍的補充,另一方面是通過實踐訓練提高在職教師。( )
5.效度是指測量的可靠性,即多次測驗分數的穩定、一致的程度。( )
6.測量主要是一種收集資料數據的過程,是根據某種標準和一定的操作程序,將學生的學習行為與結果確定為一種量值,以表示學生對所測問題了解的多少。( )
7.健康就是指身體健康,沒有疾病。( )
8.抑郁癥是對特定的無實在危害的事物與場景的非理性懼怕。( )
9.個人可能為了避免他人的非議或排斥,避免受孤立,因而發生從眾觀象。( )
10.教師即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是教師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 )
11.心理學家把問題行為分為三類:認知性問題行為,性格性問題行為,情緒上、社會上的不成熟行為。( )
12.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策略有發現教學、情境教學等。( )
13.群體規范的形成經歷三個階段,其中第一階段相互影響階段,第二階段是由于趨同傾向而導致評價、判斷和相應行為上的一致性,第三階段是出現一種占優勢的意見。( )
14.桑代克的效果律認為,在試誤學習的過程中,任何刺激與反應的聯結,一經練習運用,其聯結的力量逐漸增大,而如果不運用,則聯結的力量會逐漸減少。( )
15.焦慮是包括焦慮癥、抑郁癥、強迫癥、恐怖癥等在內的各種神精癥的共同特征。( )
四、情境分析題(共25分)
(一)(本大題共2小題,第1小題6分。第2小題7分,共13分)
在教學生求平行四邊形面積時,教師講授如下:連接AC,因為三角形ABC與三角形CDA的三邊分別相等,所以,這兩個三角形全等,三角形ABC的面積等于1/2底乘高,所以,平行四邊形ABCD的面積等于底乘高,命題得到證明。然后,教師列舉了很多不同大小的平行四邊形,要求學生求出它們的面積,結果每個問題都正確解決了。下課前,教師又布置了十幾個類似的問題作為家庭作業。
1.你認為該老師的作法( )。[單選題]
A.正確
B.不正確
2.你認為這種教學有何弊端?( )[不定項選擇題]
A.抑制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獨立性
B.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被扼殺
C.導致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缺失
D.增強教師的教學能力
(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6分。共12分)
有一位學生在課堂上總是默默無言,老師為他寫到:“在老師的眼里,你是一個聰明文靜的孩子,每一次作業,你總是那么認真,每一節課上,你是那么專心,什么時候,能讓老師聽到你甜美的聲音。”親切的語言像漫漫春風,不僅讓老師和學生之間不可逾越的鴻溝消失了,而且把學生的興趣吸引到學生的學習過程和良好的心理體驗之中。
1.該老師的做法有何成功之處?( )[不定項選擇題]
A.尊重和鼓勵學生
B.及時發現學生的優點和閃光之處
C.充分發揮質性評價的作用
D.注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2.該老師的做法,體現了新課改的( )。[不定項選擇題]
A.關注學生全面發展
B.關注學生創新
C.把學生看做自主的學習者
D.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
最新試題:
2012年江西省教師資格考試《中學教育心理學》模擬試題11套
歷年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