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非判斷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1.個體早期生命中一個比較短暫的時期,在這一時期,個體對某種刺激特別敏感,過了這一時期,同樣的刺激對之影響很小或沒有影響,這一時期就是關鍵期。( )
2.能否自覺關注學生是衡量一個教師是否成長成熟的重要標志之一。( )
3.傾聽比詢問更有利于搜集資料。( )
4.我國心理學家為促進學生德、智、體的全面發展,主張把學生的學習分為信號學習、刺激一反應學習、連鎖學習等八類。( )
5.弗洛伊德把人格發展分為生理自我、社會自我、心理自我三階段。( )
6.內驅力也是一種需要,但它是報考的。( )
7.態度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影響個人的行為選擇的內部準備狀態或反應的傾向性。( )
8.根據歸因理論,學生將失敗經驗歸因于能力比歸因于努力會產生更強烈的情緒體驗。( )
9.柯爾伯格認為年齡與道德發展階段成正比。( )
10.奧蘇泊爾分析認知結構的不同特征對知識理解及保持有重要的影響。( )
11.心智技能表現在認知活動中,主要是指思維活動的操作方式。( )
12.元認知策略的三個方面是相對獨立工作的。( )
13.學習動機的兩個基本成分是學習需要和學習期待,兩者相互作用形成學習的動機系統。( )
14.他人的成敗經驗不會影響一個人的自我效能感。( )
15.根據遷移的影響效果不同,可以將其劃分為水平遷移和垂直遷移。( )
四、情境分析題(共25分)
(一)(本大題共l題,共9分)
從去年秋季開始,某省的中學生們告別了一貫的百分制,實行新型的成績考核評價機制=“等級+特長+評語”。目前,該省中學已經取消各種形式的統考,廢除了“百分制”,代之以“等級+特長+評語”的新的評價標準,嚴禁以升學率作為考核、評價學校和教師的唯一標準。請問,該省做法有何成功之處?( )[不定項選擇題]
A.符合當代素質教育的要求
B.使學生徹底擺脫應試教育的束縛
C.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
D.有利于發展學生個性
(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8分。共16分)
在一次語文課上,教師讓學生探究“菜”字,學生說“菜”字是上下結構,上面是草字頭,下面是“彩”色的彩去掉三撇,老師說很好,還有其他方法嗎?學生說上面是辛苦的“苦”字去掉“古”,下面是“彩”色的彩去掉三撇;老師說很好,還有其他方法嗎?學生說上面是“花”字去掉“化”,下面是“彩”色的彩去掉三撇……
1.這則材料反映了新課改的什么學習方式?( )[單選題]
A.傳統學習方式
B.合作式學習方式
C.探究性學習方式
D.自主性學習方式
2.在這種學習方式轉變中,核心因素是( )。[單選題]
A.教師
B.學生
C.學校
D.家長
最新試題:
2012年江西省教師資格考試《中學教育心理學》模擬試題11套
歷年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