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原則是一個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考點,每年必考,而且各種題型都可能出現。單選題主要常見的出題方式為例子型單選,即題干給出某一例子,選出對應體現的德育原則。簡答題主要的出題形式是考察某一德育原則對應的貫徹要求。材料分析題主要的出題形式是找出材料體現了哪些德育原則以及有哪些啟示。接下來針對這一部分的進行整理歸納并配以習題加以鞏固。
原則名稱 | 基本含義 | 貫徹要求 | 舉例 |
導向性原則 | 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指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發展。 | (1)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2)德育目標必須符合新時期的方針、政策和總任務的要求。 | 舉辦“紅色旅游”活動,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
疏導性原則 | 進行德育時要循循善誘,以理服人,從提高學生認識入手,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得他們積極向上。 | (1)講明道理,疏通思想。 | 如“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你,約我以禮,欲罷不能”。 |
知行統一原則 | 既要重視對學生進行系統的思想道德的理論教育,又要重視組織學生參加實踐鍛煉,使學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 (1)組織一定的社會實踐活動,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2)對學生的評價和要求要堅持此原則;(3)教師也要以身作則,做好示范。 | 如組織“媽媽辛苦了,給媽媽洗腳”的活動。 |
因材施教原則 | 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個性差異以及思想品德發展的實際現狀,因材施教,引導學生。 | 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內心,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和年齡特征進行教育。 | 俗話說: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
依靠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原則 | 充分調動學生自我教育的積極性,依靠和發揚學生的積極因素克服他們的消極因素,促進學生道德成長。 | (1)要用一分為二的眼光、客觀得評價學生;(2)要有意識地創造條件,將學生思想里的消極因素轉化為積極因素;(3)要提高學生的自我認識、自我評價的能力,啟發他們自覺思考,克服缺點發揚優點。 | 學生成績好,但是性格很內向,老師讓他擔任學習委員,督促大家學習。 |
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想結合原則 | 把對學生個人的尊重和信賴與對他們的思想和行為的嚴格要求結合起來。 | 對學生嚴慈相濟。 | 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要盡量多的要求一個人,也要盡可能地尊重一個人。” |
教育影響的一致性與連貫性原則 | 進行德育應當有目的、有計劃地把來自各方面對學生的教育影響加以組織、調節,使其相互配合,協調一致,前后連貫地進行。 | 協調多方面的教育力量,統一認識和步調,有計劃、有系統的發揮教育的整體功能。 | 教育中出現了“5+2=0”現象,這違背了教育影響的一致性與連貫性原則。(在學校中接受5天教育,在家中接受2天教育之后回到原點,說明教育方向不一致) |
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原則 | 教師既要通過集體的力量教育個別學生,又要通過對個別學生的教育影響集體。 | 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辯證統一起來。 | 班會宣傳誠信考試的重要性,同時對考試作弊的嚴肅處理。 |
記憶口訣 | 陶行知疏導一個別學生:積極守紀律,才有尊嚴。 |
小試牛刀:
1.思想品德課上,學習了《文明環境一起建》這一課后,政治老師呼吁同學們要做一名愛護環境的小公民。周末小明和奶奶共同去公園賞菊花,奶奶卻隨手將香蕉皮扔在草叢里,于是小明也隨手將瓜子皮扔在了地上。這一過程違背了( )。
A.導向性原則
B.知行統一原則
C.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的原則
D.教育影響的一致性與連貫性原則
答案:D
解析:教育影響的一致性與連貫性原則是指德育工作中應主動協調多方面的教育力量,統一認識和步調,有計劃、有系統的發揮教育的整體功能,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品德。由于家長做出了錯誤的示范,與學校教師所倡導的思想行為相矛盾,才會導致這一現象的發生,因此違背了教育影響的一致性與連貫性原則。
2.李同學是班上的"問題大王",一提到他各科老師都搖頭嘆氣,上了初三后,班主任為了讓他不影響班級其他同學備戰中考,于是把李同學放在班級的最后一排,從此置之不理。該班主任的做法違背了( )。
A.導向性原則
B.疏導原則
C.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的原則
D.教育影響的一致性與連貫性原則
答案:C
解析: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原則是指既要尊重信任學生,又要對學生提出嚴格的要求,把嚴和愛有機結合起來。該班主任對待李采取置之不理的態度,沒有進行嚴格要求,違背了這一原則。
延伸閱讀:
零基礎如何備考?233網校零基礎取證班購課即送教材,5大基礎班級教學,給您備考指路,免費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