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理論是教師資格筆試的??純热?,主要以單選題的形式進行考察,以可能會考簡答題。主要考察人物,理論,階段名稱,年齡,特點及對應例子的意義對應。主要的出題形式為:給出生活中的例子,選擇對應的水平或階段。因此,在備考的時候需要大家對科爾伯格理論的關鍵詞進行理解記憶,做到對每個階段的特點有清楚地認識和理解。
學習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理論,必須來讀讀著名的“海因茲偷藥的故事”:海因茲的妻子得了一種很奇怪的病,只有村里的的一個藥劑師制造的新藥可以治療,但是藥費很貴,需要成本的10倍價格,海因茲此處求人也只借到一半的錢。海因茲去找藥劑師問可不可以先把藥給他妻子治療,后期再還錢。但是藥劑師不同意,并說明自己發明藥就是為了賺錢。海因茲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把藥偷出來救了妻子,但是自己被警察抓走了。
科爾伯格把這個故事說給不同年齡階段的人聽,然后問學生,海因茲是否應該偷藥,為什么。根據學生的回答,總結出道德發展階段,分為三個水平,每個水平有兩個階段,共三水平六階段。
所處階段 | 特征 | 行為表現 | ||
前習俗水平(9歲以下) | 第一階段 | 懲罰 | 避害 | 不偷:會被抓坐牢 |
第二階段 | 功利 | 趨利 | 偷:康復后能照顧我 | |
習俗水平(9-16歲) | 第三階段 | 好孩子 | 維護好形象 | 偷:維護好丈夫的形象 |
第四階段 | 權威/秩序 | 明文規定 | 不偷:法律禁止偷竊 | |
后習俗水平(16歲以上) | 第五階段 | 鍥約 | 大家商定 | 偷:可適當修改法律 |
第六階段 | 原則/良心 | 憑良心 | 偷:生命至上 |
把這個故事理解了,并把表格中的關鍵詞記住,那這個知識點你就差不多掌握了,最后來做兩道題目鞏固一下!
1、通過“道德兩難故事法”提出道德認知發展階段理論的學者是( )。
A.馬斯洛
B.皮亞杰
C.柯爾伯格
D.羅森塔爾
答案:C
解析:科爾伯格采用“道德兩難故事法”,總結出道德發展三水平六階段理論。
2、在科爾伯格有關兒童道德判斷發展階段的研究中,尋求認可取向階段屬于( )。
A.前習俗水平
B.習俗水平
C.后習俗水平
D.權威水平
答案:B
解析:尋求認可就是好孩子的階段處于習俗水平。
延伸閱讀:
零基礎如何備考?233網校零基礎取證班購課即送教材,5大基礎班級教學,給您備考指路,免費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