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考試,很多童鞋,一提到材料分析題就腦殼痛,而它分值又比較大,科目一28分,科目二40分左右,所以啊,這部分內容要多花點心思。說到這,很多童鞋要發話了,我也想寫好,但是每次都不知道寫什么,很多問題沒有和教材上一模一樣的點,無從下筆,亦或者是幾句話草草就結束了,怎么破?下面的內容認真看,給大家附上七大萬能理論和匹配的問題角度,全干貨,推薦收藏!
一、德育和教學
1、德育原則:
疏導原則:題目中涉及到提高學生道德認知發展,可用。
長善救失原則:題目中涉及到發現學生優點,幫助克服缺點,可用。
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題目中提及到學生和班級的關系時,可用。
2、教學原則
直觀性原則:材料中教師給學生展示模型、演示操作等直觀地講述知識,可用。
啟發性原則:材料中教師提問,引導學生思考、自主解決問題時,可用。
因材施教原則:材料中教師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措施,可用。
科學性與思想性相結合原則:材料中德育與智育相結合,可用。
3、教學規律
教育性:材料中德育和智育相結合,可用。
發展性:材料中知識與能力發展相結合,可用。
雙邊性:材料中體現了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地位,可用。
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相結合:材料中教師運用感性材料幫助學生理性認識,可用。
二、法律法規
常考的法律為:《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教師法》規定。
常涉及的知識點為:
受教育權:材料中提及不按計劃組織教學、不允許學生上學聽課等,可用。
人身權:材料中提及身心健康,人格尊嚴,人身自由,隱私權,名譽榮譽權時,可用。
財產權:材料中提及對學生罰款、收繳學生財務等與錢有關的,可用。
不作為侵權:材料中教師沒有履行自己的義務造成損失時,可用。
三、班級管理和課堂問題處理
材料中的內容涉及到班級管理、師生關系時,可用。
四、教師勞動特點、教師角色、教育機智
1、教師勞動特點:創造性和復雜性(最常考),連續性廣延性,主體性示范性。
2、教育機智:材料中教師在教學中遇到緊急情況,合理采取行動,并且順利解決問題的能力時,可用。
3、教師的角色:學習者、研究者與朋友(新課改要求),知識傳授者、行為示范者與管理者(傳統教學要求)。
五、新課程改革(能運用到50%以上的材料分析題)
1、問題是從“師生”的角度考察,則運用教師觀、學生觀和師生關系
學生觀的關鍵句:學生是發展的人;學生是獨特的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教師觀的關鍵句: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教師是課程的開發者和研究者。
師生關系的關鍵句:尊重、贊賞、民主、互動、教學相長。
2、問題是從“教學過程”的角度考察,則運用教學觀、學習觀、評價觀和創新觀
教學觀的關鍵句:注重課程創生與開發;師生交往,共同發展;過程重于教學結構;更關注人而不是科學。
學習觀的關鍵句:自主、合作、探究。
評價觀的關鍵句:目的是促進發展、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方式多樣化、注重過程。
創新觀的關鍵句:破除知識中心、教師權威觀念,培養問題意識。
補充—教材觀:創新性使用教材,而不是把教材當成“圣經”。
3、問題是從“理念”的角度考察,則運用三維目標觀、新課改核心理念
三維目標觀: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
新課改核心理念關鍵句: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
六、教育目的與素質教育
材料中涉及素質教育、應試教育相關內容時,可用。
1、教育目的關鍵句:
(1)提高全民族的素質。
(2)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
(3)為了培養四有五全的全面發展的個體。
2、素質教育關鍵句:
(1)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2)貫穿于教育活動的始終,并滲透于教育的各個方面。
(3)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
七、教師的素養和職業道德
1、教師職業道德: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
2、教師的素養:
真題演練
【2019下半年】課前,我一走進教室,幾個學生便圍著我有說有笑。咦, 許老師的水杯怎么還在這兒?”我笑著說,“誰幫許老師送回辦公室呀?” 話音剛落,離我最近的小璇同學便伸手端水杯。當我看到她臟兮兮的小手時,竟鬼使神差地制止了她: "不用了 ,讓課代表去吧,”課代表從教室后面跑來,興地端著水杯起了,上課時, 我發現小璇的情緒明顯低落。下課后, 我便問她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她只是搖頭不語,從那以后,我感覺小璇與我的關系明顯疏遠了。
問題:分析小璇與"我” 關系疏遠的原因。
答案:(答案來源于牛晶晶老師高頻考點班)
(1) "我”沒有做到新課改的師生關系。尊師愛生,民駐平等,教學相長,心理相容。案例中老師讓課代表給許老師送杯子,打擊小璇的主動性。
(2)“我” 的學生觀不正確。沒有看到學生是發展中的人,是獨立的人,是獨特的人。應該幫助小璇向更好的方向發展,而不是拒絕孩子幫助我的沖動。
(3) "我” 的職業素養有待提高。教師的職業素養包知識素顏,能力素養,身體健康素養,心理素養和道德素養。案例中老師沒有給體現對學生一視同仁的師愛,也沒有表現出很高的教育教學素養。
(4)長善救失的德育原則,"我” 沒有做到。這條原則要求在德育過程中利用孩子身上的積極因素克服他身上的消極因素。案例中老師沒有利用孩子身上出現的積極主動幫助老師的優點,鐵了對孩子進行德育的時機。
教師資格材料分析題七大萬能理論已經給大家整理完畢了,良心推薦收藏!
延伸閱讀:
零基礎如何備考?233網校零基礎取證班購課即送教材,5大基礎班級教學,給您備考指路,免費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