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學習動機是核心考點,客觀題常考,必須掌握!
1、動機分類
(1)學習動機的一般分類
一般分類 | 概念 | 舉例 | |
學習動機的作用與學習活動的關系
| 近景的直接性動機 | 近景的直接性動機是與學習活動直接相聯(lián)。 | 學生的求知欲望、成功的愿望、對某門學科的濃厚興趣以及者師生動形象的講解、教學內(nèi)容的新穎等都直接影響到學生。 |
遠景的間接性動機 | 與學習的社會意義和個 人的前途相聯(lián)的。 | 中小學生意識到自己的歷史使命,為不賴父母的期望,為爭取自己在班集體中的地位和榮譽等都屬于間接性的動機。 | |
學習動機的動力來源 | 內(nèi)部學習動機 | 由個體內(nèi)在的需要引起 的動機。 | 學生的求知欲,學習興趣等內(nèi)部動機因素,會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 |
外部學習動機
| 個體由外部誘因所引起 的動機。 | 學生為得到老師或父母的獎勵或避免受到老師或父母的懲罰而努力學習。 |
(2)奧蘇貝爾的成就動機分類
奧蘇伯爾認為,學校情境中的成就動機主要由以下三個方面的內(nèi)驅力組成,即認知內(nèi)驅力、自我提高內(nèi)驅力和附屬內(nèi)驅力。
成就動機分類 | 概念 | 舉例 |
認知內(nèi)驅力
| 以求知作為目標,從知識的獲得中得到滿足。 | 學生想要了解“為什么地球是繞著太陽轉” |
自我提高的內(nèi)驅力
| 個體由自己的學業(yè)成就而取得相應的地位和尊重的需要。 | 某位同學努力學習的原因只是為了獲得“三好學”之類的榮譽等。 |
附屬內(nèi)驅力
| 個體為了獲得長者的贊許和同伴的接納而表現(xiàn)出來的把工作、學習搞好的一種需要。兒童早期最突出。 | 兒童努力學習的原因是為了獲得家長和老師的贊許或者表揚。 |
【真題再現(xiàn)】
【2019年下半年】在下列各種學習動機中,屬于內(nèi)在動機的是( )。
2、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表明,最佳動機水平與任務難度密切相關,動機不足或過分強烈都會影響學習效率。
(1)動機的最佳水平隨任務性質的不同而不同。在此較容易的任務中,工作效率隨動機的提高而升;隨著任務難度的增加,動機的最佳水平有逐漸下降的趨勢。
(2)一般來講,最佳水平為中等強度的動機。
(3)動機水平與行為效率呈倒U型曲線。
3、學習動機常考理論
(1)斯金納強化理論
名稱 | 措施 | 行為頻率 | 舉例 |
正強化 | 給予愉快刺激 | 增加 | 如果學生認真完成作業(yè),就獎勵學生去游樂場玩,學生認真完成作業(yè)的行為增加。 |
負強化 | 撤銷厭惡刺激 | 增加 | 對于犯罪的人來說,如果能夠坦白自己的罪行,那么就可以減少處罰,因此坦白的行為增加。 |
懲罰 | 給予厭惡刺激 | 減少 | 如果學生上課說話,就沒收手機,上課說話的行為減少。 |
消退 | 不予理睬 | 減少 | 對于很多上課搗亂的學生,不予理睬,之后這樣的行為越來越少。 |
(2)韋納成敗歸因理論
三維度 | 穩(wěn)定性 | 內(nèi)在性 | 可控性 | |||
穩(wěn)定 | 不穩(wěn)定 | 內(nèi)在 | 外在 | 可控 | 不可控 | |
能力高低 | + | + | + | |||
努力程度 | + | + | + | |||
任務難點 | + | + | + | |||
運氣好壞 | + | + | + | |||
身心狀態(tài) | + | + | + | |||
外界環(huán)境 | + | + | + |
積極的歸因模式:
成功→能力高→自豪、自尊/增強對成功的期望→愿意從事有成就的任務。
失敗→缺乏努力→內(nèi)疚/對的對成功的高期望>愿意并堅持從事有成就的任務。
消極的歸因模式:
失敗→缺乏能力→羞愧、無能感、沮喪/降低對成功的期望→避免或缺乏對有成就任務的堅持性。
成功→運氣→不在乎/很少增強對成功的期望→缺乏從事有成就任務的愿望
【真題再現(xiàn)】
【2018年下半年】小濤認為這次考試取得好成績是因為自己運氣好。依據(jù)維納的歸因理論,這屬于( )
A.穩(wěn)定、外在、可控歸因
B.不穩(wěn)定、外在、不可控歸因
C.不穩(wěn)定、外在、可控歸因
D.穩(wěn)定、外在、不可控歸因
教師資格證考試的任何疑問,歡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