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的身心發展的年齡特征表明了個體的發展具有( )。
A.順序性
B.階段性
C.不平衡性
D.差異性
2、教育的質的規定性主要體現在( )。
A.教育具有社會性
B.教育具有相對獨立性
C.教育是培養人的社會活動
D.教育是一種轉化活動的過程
3、20世紀60年代初,( )發起課程改革運動,自此,美國教育心理學逐漸重視探討教育過程和學生心理,重視教材、教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進。
A.布魯納
B.桑代克
C.皮亞杰
D.廖世承
4、下列選項中哪一項不是教育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 )
A.觀察法
B.調查法
C.實驗法
D.系統法
5、老師經常用發小紅花、小卡片等方式鼓勵學生的良好行為,這種改變學生行為的方法是( )。
A.示范法
B.系統脫敏法
C.代幣獎勵法
D.認知調適法
6、( )可用來考查學生對知識的回憶,且可將學生的猜測可能性降到最小。
A.選擇題
B.是非題
C.論述題
D.填空題
7、理性一情緒輔導法的基本理論是( )。
A.行為主義
B.人本主義
C.認知心理
D.精神分析
8、場獨立型概念的提出人是( )。
A.卡特爾
B.威特金
C.吉爾福特
D.列維托夫
9、在下列教學組織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積培養學生的是( )。
A.個別教學
B.班級授課制
C.分組教學
D.道爾頓制
10、在正常條件下,心理的發展總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性,發展具有不可逆性,也不可逾越。這是指心理發展的( )。
A.不平衡性
B.定向性和順序性
C.差異性
D.連續性
套題推薦:
4套2014教師資格證考試《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最新考題及答案
5套2014教師資格證考試《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上機仿真題及答案
臨考教師資格:花最少的時間、告別盲目備考,講師帶你快速秒殺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