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不對,努力白費,學習需要選對方法,同學們復習備考的時候是采用哪些方法呢?是死記硬背教材和精講班教輔嗎?顯然不能這樣,考試是考做題,中級經濟師需要考生充分的去理解并熟悉內容,你才能順利通過考試,本篇文章分享老師如何把教材上面難懂的術語“翻譯”成通俗易懂的知識,大家跟著老師的節奏來一起復習吧。本文講解中級人力資源,第一章 組織激勵考點。
一、復習說明
視頻里面,老師對不同重要程度的考點都有標記,希望大家有效率的復習。
標注為★★★的是重點,為必須要掌握的內容,每年都考試的;
標注為★★的是次重點,需要你熟悉考點的;
標注為★的是非重點,簡單了解即可。
二、本章的思維導圖
本章涉及的7個組織理論比較復雜,容易混淆,請結合視頻+思維導圖,再看本文提煉的考點。
三、章節知識點
1、需要
①指當缺乏或期待某種結果而產生的心理狀態;
②需要未被滿足的狀態會產生一種驅動人采取行動來滿足需要的壓力,這種壓力只有在達到目標、滿足需要時才會緩解或解除。
【舉例】物質需要:如食物、水、空氣;社會需要:如歸屬、愛等。
2、動機
①動機是指人們從事某種活動、為某一目標付出努力的意愿,這種意愿取決于目標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能夠滿足人的需要。
②動機三要素:決定人行為的方向,努力的水平,堅持的水平。
【記憶方法】:方力堅
3、動機兩分類★
內源性動機(內在動機) | 外源性動機(外在動機) |
人做某種行為是因為行為本身,因為這種行為可以帶來成就感,或者個體認為這種行為是有價值的 | 人為了獲得物質或社會報酬,或為了避免懲罰而完成某種行為,完成某種行為,是為了行為的結果,而不是行為本身,員工更看重工作所帶來的報償 |
【舉例】:尋求挑戰性工作,獲得為工作和組織多做貢獻的機會以及充分實現個人潛力的機會 | 【舉例】:工資、獎金、表揚、社會地位等 |
4、需要層次理論(馬斯洛)★
類別 | 名稱 | 內容 |
基本需要—靠外部條件滿足 | 生理 | 食物、水、睡眠等 |
安全 | ①身體安全(脫離危險的工作環境) | |
歸屬與愛 | 情感、歸屬、被接納、友誼等需要,例如獲得友好和諧的同事 | |
高級需要—靠內在因素滿足 | 尊重 | 內在尊重(自尊心、自主權、成就感等)、外在尊重(地位、 認同、受重視等) |
自我實現 | 個人成長、發揮個人潛能、實現個人理想的需要 |
【記憶方法】:吃全愛才能尊重我自己。
5、雙因素理論(赫茨伯格)★
概念 | 具備 | 缺失 |
激勵因素:成就感、別人的認可、工作本身、責任和晉升等因素(做好工作需要的條件) | 滿意 | 沒有滿意 |
保健因素:組織政策、監督方式、人際關系、工作環境和工資等因素(開展工作需要的條件) | 沒有不滿 | 不滿 |
【記憶方法】:我們這樣來記“沒有錢萬萬不行,沒有工資,保健因素缺失是不滿意的”“錢不是萬能的,要具備激勵因素才是滿意的”,其他兩個方格加上“沒有”,你記住了嗎?
6、ERG理論(奧爾德佛)★
①各種需要可以同時具有激勵作用
②提出:“挫折-退化”觀點,即高層次需要不能得到滿足,對滿足低層次需要的欲望就會加強。
【記憶方法】:高不成低就,在高層次上面受到挫折,就退化到低層次需要了。
7、三重需要理論(麥克里蘭)★
【記憶方法】:成就需要(工作狂)、權力需要(官迷)、親和需要(老好人)
三重需要理論內容較多,點下面視頻,聽趙老師更深入的講解,可直接拉到視頻的24分44秒>>
文章請收藏,持續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