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勞動經濟學的視角考察,所謂失業,是指勞動力供給與勞動力需求在總量或結構上的失衡所形成的,具有勞動能力并有就業要求的勞動者處于沒有就業崗位的狀態。從統計學的角度可對失業者做出若干具體的規定,如勞動年齡的規定、就業要求的規定等。通常情況下,在勞動年齡之內,有就業要求并在職業介紹部門或就業服務機構登記尚未工作的人,均為失業者。
在形成失業現象的直接原因方面,將具有共同性質和特點的失業現象進行歸類,主要有以下失業類型:
1.摩擦性失業
勞動者進入勞動力市場尋找工作直至獲得就業崗位時所產生的時間滯差,以及勞動者在就業崗位之間的變換所形成的失業,稱為摩擦性失業。它反映了勞動力市場經常的報考性變化,表明勞動力經常處于流動過程之中。因而,摩擦性失業是一種崗位變換之間的失業。
摩擦性失業是一種正常性失業,即使勞動力市場處于勞動力供求均衡狀態時也會存在這種類型的失業。其基本特征是失業勞動力與就業崗位在數量上是平衡的。它是報考性市場經濟的一個自然特征,是高效率利用勞動資源的需要。
2.技術性失業
在生產過程中,由于引進先進技術替代人力,以及改善生產方法和管理而造成的失業,稱為技術性失業。
從短期和長期兩個角度觀察,技術進步對就業的影響有著顯著的差異。從長期看,勞動力需求的總水平并不因技術進步而受到影響。從短期看,先進的技術、先進的生產方法和完善的經營管理,以及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必然會取代一部分勞動力,從而造成失業。這類失業是效率提高的必然結果。解決技術性失業最有效的辦法是推行積極的勞動力市場政策,強化職業培訓,普遍地實施職業技能開發。
3.結構性失業
由于經濟結構的變動,造成勞動力供求結構上的失衡所引致的失業稱為結構性失業。結構性失業在全部正常失業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緩解結構性失業最有效的對策是推行積極的勞動力市場政策,包括超前的職業指導和職業預測、廣泛的職業技術培訓,以及低費用的人力資本投資計劃等。
4.季節性失業
由于氣候狀況有規律的變化對生產、消費產生影響所引致的失業稱為季節性失業。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氣候狀況對某些行業的生產產生影響,進而影響勞動力需求;其二是氣候狀況對某些消費需求產生影響,進而影響勞動力需求。此外,人們的消費習慣、流傳久遠的習俗對消費行為的影響,進而對勞動力需求的連鎖反應所形成的失業,亦屬于季節性失業的范疇。
教材目錄: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基礎知識教材目錄(第三版)|
歷年真題:人力資源管理師歷年真題一級/二級/三級/四級
課程輔導:為方便廣大學員充分備考,233網校“2014年人力資源管理師HD高清課件”開始招生,輔導課程:VIP班,套餐班,精講班,預測班,應用技巧班。免費試聽>>